“古韵茶香——镇江博物馆藏历代茶具精品展”在常州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开展,本次展览由常州博物馆和镇江博物馆共同举办。春节期间,常州博物馆闭馆,开放时间待定。对茶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通过文中的介绍了解一下本次展览展出的茶具,等博物馆开放后,亲眼去看一看,领略中国传承几千年的茶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其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汉代王褒《僮约》中有“烹荼尽具,酺已盖藏”,“武阳买荼”,是最早关于饮茶并以茶叶作为商品的记载。两晋时期,饮茶成为普遍现象。
唐代盛行饮茶,不仅讲究茶的色香味和烹煮方法,还重视茶具。本次茶具展上,展出的唐代茶具以金银材质的为主,体现了唐代国力强盛的特点。其中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鎏金双凤纹带盖大银盒,纹饰多样,盒身上饰有双凤纹、大雁纹、鹿纹等多种纹样,十分精美。
宋代饮茶之盛则突出体现在茶汤品种之繁,及饮茶场所之多。宋代茶器的颜色较为素雅。釉色之美是宋代茶器的一个重要美学特质。除了常见的青、白色系茶器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玳瑁釉茶盏、剪纸贴花纹茶盏等花样百出的黑釉茶器。
元明清之时,饮茶已然成为人们的习惯。元代的茶盏上有些写有工匠的名字,可以看出从那时候开始人们就有了品牌意识。明清时期由于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茶盏的样式越来越多,官窑出品的茶盏十分精美。展览中还展出了一些玉、玛瑙材质的茶盏,晶莹剔透,吸引了大多数参观者的目光。
本次展览将展出镇江博物馆藏130件(组)具有代表性的茶具,有杯、碗、盏、托、匙、灶、罐、壶、茶碾、渣斗等品种,包括陶、瓷、漆、银、玉等不同质地,共130件(套)。使观众能够深入了解镇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不同质地茶具的发展历程和时代特点。通过这些精选文物,使观众窥豹一斑,领略中国古代茶具之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