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微访谈】“小网格”如何书写治理大文章?代表委员分享“江苏经验”(视频)

2020年01月17日 16:41:4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1月14日—1月18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和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南京召开,江苏正式进入“两会时间”。省人大代表、南京市浦口区永宁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刚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副院长陈爱蓓走进江苏广电总台“两会”融媒体直播间,畅谈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江苏经验”


采访现场

  “网格员”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南京是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的探路者和先行者。10多年前,南京便开始试点网格化社会治理,先后诞生了浦口大联勤、江宁全要素网格、栖霞网格化城市党建等探索样板和先进典型,2017年便成为全省首批网格化社会治理试点城市


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市浦口区永宁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刚

  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市浦口区永宁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刚介绍:“我们社区面积是7.21平方公里,目前有4个网格长。每个区域所有鸡毛蒜皮的琐事,都是由网格长来完成的。这种事情比较琐碎,但是他们的作用非常大。让群众少跑腿,然后让网格长多跑路。


南京市浦口区永宁社区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大屏

  今年,南京市浦口区全面禁燃,为配合政策传达,“小网格”们又开始忙碌起来,刘刚代表介绍:“一开始挂禁燃横幅,然后给每户老百姓发禁燃的一封信,让每家都知晓这件事。不仅如此,网格工作人员还会走村入户,到每个小组,每个片区,挨家挨户做解释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村里小卖部有不少烟花爆竹的存货,为了不让老百姓购买以及减少经营户的损失,社区会通过成本价将烟花爆竹全部回收。

  “以人为本”是机制创新的前提

  为了推进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工作,社区会组织网格员从宣传告知,到挨家挨户检查落实,一旦出现了违规燃放,公安和社区将联合采取相关措施。在江苏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副院长陈爱蓓看来,多部门协同工作的机制创新是以“以人为本”作为前提:“娄勤俭书记还讲到,要创新省域治理的新模式,省域治理就是根据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阶段性特征,所谓的创新主要也是以人为本的那种创新,怎样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百姓。包括在治理机制上,党委领导,政府协调,政府协调要动用广泛的社会资源。党委主要是负责抬头看路,政府主要是负责一些协调性的工作,然后社会组织是广泛的参与,这样才能造成广泛的社会协同,把我们的基层治理做得更好。”


江苏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副院长陈爱蓓

  陈爱蓓委员还提出,大数据平台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社会治理创新除了理念方式上的创新,还有方法手段上的创新,就包括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大数据资源的应用,但在目前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平台数据资源共享还需要进一步推进。

  提升社会治理工作 需立职业化“网格员”队伍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相关数据显示,江苏大概有30万网格员,专职仅有6万,这些网格员们每天行走在全省12万个网格当中,有了他们,各地城乡社区的服务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网格员很重要,网格员的培训更重要,现在很多的网格员都是年轻的大学生,刚刚大学毕业没有一两年,从事基层治理工作,他还面临着要接受系统的职业培训,包括法制培训、工作岗位的历练等等,只有拥有一支职业化的网格员队伍,才能把我们的社会治理做得更好,才能夯实基层治理的根基。 ”陈爱蓓委员说。

  面对城市化发展问题 法制治理更有效

  话题再回到“省域治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现在已经迈入新的阶段,比如在江苏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各个省当中,江苏排第1位,仅次于上海、北京这两个直辖市。与此同时, 陈爱蓓委员说,江苏的城市化率比较高的,已经超过70%,城市化率高就会带来一些比较显著的治理问题,比如说城市流动人口增加,从而带来的陌生人社会的治理问题,陌生人社会的治理,用法制治理更加公平有效,所以,立法先行,也是完善的制度体系的重要方面。

  改革没有局外人。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是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从服务理念上升为治理理念、运用到省域治理各方面和全过程,打开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更广阔的空间。让制度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守卫者。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姜奇卉 彭航 编辑/李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