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
中国著名播音员赵忠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1998年
赵忠祥带着《岁月随想》
来苏州签售
他在接受《苏州日报》《姑苏晚报》专访时表示
“苏州是我的第二故乡”
▲赵忠祥一边为苏州读者签名,一边接受记者采访,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2年前的专访
赵忠祥在苏州说了些什么
《苏州日报》1998.3.30
赵忠祥“省亲”
凡人赵忠祥来苏州“省亲”。
昨天上午,当他走向新华书店《岁月随想》签名售书窗口时,守候多时等待签名的苏州父老乡亲中响起了掌声。他不是苏州人,但他是苏州的女婿,苏州当然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看看那条由人和书组成的“长龙”,就可以知道赵忠祥在父老乡亲心目中的分量。阳春三月,正是访春踏青的好时候,可是那么多老人、孩子、干部、教师不向郊外,却涌向古城中心的观前街,排上几个小时的队,只为得到一个赵忠祥的亲笔签名,只为亲口对他说上一声:“赵老师,您好。”《岁月随想》出版发行已有两年,两年来,从畅销到常销,《岁月随想》创造了销售101万册的图书销售纪录。仅苏州,两年内便销出1万余册,昨天上午两小时的签名售书,便又销出1400册。从畅销到常销,赵忠祥说,他著书之时根本没想到。“就像作电视节目一样,都有可能受冷落,但我还是努力去做了,希望能拿出最好的东西回报社会。”
101万册书的读者是多少?这个数字很难统计。重要的是,人们接受了赵忠祥,接受了他的荧屏形象,认可了他的人生阅历和他的岁月随想。书商们毫不犹豫地将他的书划入“名人出书”一类,好像此类书的“领衔”非他莫属,赵忠祥却声明他不是“名人”,希望不要将他与那些“名人”列在一起。他说,《岁月随想》之所以受到这样多读者欢迎,最关键的,是“我这个人太普通,太一般了,大家读了这本书就会觉得,我能做的,他们也能做到。当然,说老实话,书写得也还可以。”在他坦然的微笑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真实、更本色的赵忠祥。
读他的书,会使你不由自主进入他的播音“轨道”,用他的语气,他的速度,好像是与他促膝谈心,好像不这样就读不出味道——12亿中国人对他实在太熟悉了。人们喜欢他,更在于他对生活满怀希望,读他的《岁月随想》,没有牢骚,没有隐私,只有通篇的积极进取。他说,积极向上,在困境中不放弃自己的努力,这是一个文明人和一个接受过社会教育的人的起码心态。“文革”中,他被送到“五七”干校去喂猪时,怎么也想不到中国会有今天,自己会有今天。“没有时代提供的机遇和社会给予的鼓励,我自己再努力充其量也只是个猪倌。”因此,他“希望大家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要看到目前面临的下岗、物价上涨等困难都是暂时的,是能克服的,要看到国家发展的前途和希望。”
作为苏州女婿,赵忠祥曾几度来到苏州。他说,第一次来苏州时,走在街上自我介绍也没人认识,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当时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信号还不能传到苏州。因此,“是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提携了我,我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长大,我是这个宏伟机体的一个零件”,他要竭尽全力做好工作,报效祖国。同时,他也“感谢时代提供的机遇,使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能进一步接受我。”
《姑苏晚报》1998.4.3
赵忠祥的百万市场
赵忠祥3月29日面对苏州的新闻传媒侃侃而谈“苏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时,脸上洋溢的是大家熟悉的微笑,那种真诚与温厚的微笑。虽然这位“苏州女婿”此次来苏为他的《岁月随想》签名预计只能安排2个小时,虽然他的这本处女作出版已有两年,早过了“轰动期”,苏州的“父老乡亲”闻讯,仍然早早地就围聚在市新华书店门口,希望请他签一个名,向他道一声好,与他留一个影,握一下手。这天上午,近千人的等着他的队伍,就这样又出现了继杨澜来苏签名售书后又一个热闹、火爆还带点虔诚、崇拜的场面,有人将之评述为“赵忠祥的市场”。
公众崇尚凡人成才
赵忠祥的市场到底有多大?从他的自传体散文随感集《岁月随想》的销售量,或许可见一斑。这部30万字的集子至今已发行100多万册,这在我国,是一个仅次于教科书的巨大发行量,不仅在近几年来的国内名人书中遥居第一,就世界范围个人销书量而言,也是一个让人惊叹的数字。仅在苏州市,近年来《岁月随想》就销了1.4万册,而同期杨澜《凭海临风》、倪萍《日子》各销了5000册,姜昆《笑面人生》约3000册,可凡、孙道临的各销了1000余册。从销量反映的公众认可程度,赵忠祥雄居第一,对此,市新华书店发行部门认为:这反映了公众的选择,也是市场的选择。虽然当今的时代早已从五六十年代的“英雄崇拜”转为推崇凡人成才,但比起凡人中的“美女成才”、“乐人成才”,平和、实诚的凡人成才似乎具有更大的感召力,口碑甚好的赵忠祥赢得市场,当也属市场规律之一。
出版社率先抓住了“赵老师”
其实,赵忠祥自己对“100万册”这个巨大的数字起初也出乎意外,在每晚10点至深夜2点的写作此书过程中,他原想“发行个3万册就了不起了”;而如果没有责编陈军“每天要债似地紧着催”,繁忙的他或许也不会在几个月中就将后来发行100万册的此书完稿。陈军,因此被出版界称为“策划名人出书的始作俑者”。
讲一口上海话的人民出版社责编陈军却思路清晰地回答记者说,有这么多人看这本书,证明是一本好书,是一个好作者。这就是资源。有资源为什么不组织市场?从来的名人传记,都是外国人写,或者老了以后写,去世了以后才让人看。中国也有很多名人,有的正处于事业的巅峰状态,人们渴望了解他们的成功,借鉴他们对人生的感悟,这本身就是一个市场,这个市场含有一种内在的向上的精神。出版也是一种导向,我就这样找到了电视节目主持人中的排头兵赵老师。
名人赵忠祥如何看待“名人市场”
如今的实践已经证明,陈军抓“赵老师”抓准、抓对了,抓出了一大群读者,也抓来了又一批作者,姜昆、杨澜、倪萍、曹可凡、姜丰……一个又一个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依次出书,丰富了印刷出版物的“名人市场”。然而,“中国电视第一名人”的赵忠祥却并不认为自己是“名人”,他说我算什么名人?比起真正的名人,我实在是个凡人……
这就是赵忠祥的魅力,身为名人而甘以凡人自居,而一言一行又有超于凡人的自我约束。日前,看着他一本接一本地为读者签名,记者有机会与他当面探讨这“名与凡”的问题。
记者:您的畅销书已成了常销书,这本《岁月随想》在出版两年后,仍有那么多人等着来请您签名,对此,赵老师,您有什么感想呢?
赵忠祥:我是受宠若惊呀!(笑)
记者:您详细说说。
赵忠祥:实话说吧,苏州我过去也来过,那时走在街上可真放松——电视还不普及,谁也不认识我呀!可现在不同了,家家都有电视机,我就有了一点儿小名,这全都拜托了电视(我才能这样);中国的老百姓都对电视特别有感情(有电视本身就说明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提高),这就使他们接受我有了感情基础;我呢,做节目也还算努力,虽然还有差距,但大家还是看中了我;我写书就要把自己的经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写进去,跟大家促膝谈心。
记者:您觉得是书中的什么最吸引了大家呢?
赵忠祥:积极向上的、光明的精神与追求。我觉得这是做一个文明人、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人的最起码的素质。我相信大家心底里都有这种追求。
始终把自己放在国家进步、人民向上的大背景下,这位在很长时间中曾是中央电视台唯一男播音员、所主持《动物世界》是唯一电视节目的中国电视第一名人,对“名”的问题如此淡淡而叙,这本身便让人感悟到“名”以外的更重要的东西。
真诚与光明是大众最主流的精神需求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群体在追逐着这种“向上与光明”?日前,当赵老师为大家签名时,记者站在左侧,现场笔录了一些“排队等签名”者的对话——
△ 我是高频电瓷厂的,赵老师,您好!我的同事在上班,所以我一共为他们带了3本书要请您签名……
△ 巧了!我正好到苏州来出差,刚好您赵老师也在苏州……我是锡山市建行的,一共买了4本您的书……
△ 赵老师,我们母子(子约10岁)每人请您签2本,儿子说要送一本给他的老师……
△ 赵老师,我70多岁了,今早我7点多就出门了,在这里站了2个多小时……(赵忠祥微笑,连说谢谢!谢谢!)
△ 这本书1995年刚出版时我就看过。我觉得很受启发,所以今天又买一本,请您再签个“日脚”好吗?(赵忠祥笑学着“日脚”、“日脚”,破例为她在“赵忠祥”签名后题上“九八、三”的“日脚”)
△ 赵老师,我想跟您握个手!(赵起身,与这位原中学校长、现退休的白发老人握手)
△ 总算轮到我了!我是苏钢厂的,昨夜上夜班,今早一下班就赶来了!(赵点头致意)
△ 我昨夜看这本书到3点半呢!我觉得看书就像看您主持节目,很亲切,随和,又很有知识性,给人教益……
读者的心理需求与书的主旋律是一致的。那么,也毋庸讳言,读书、买书的人越多,书作者所得的经济报酬也应越多,这是正当而合理的结果。
记者:有件事还想和您核实一下。赵老师,听说您要捐出书款。
赵忠祥:不,我不捐(记者吃了一惊),但我打算用书款建立一个环保方面的基金……
记者:您会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个基金吗?
赵忠祥:不。环保是全世界、全人类都关心的大事,我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呼唤更多的人关心它……
这就是赵忠祥。至此,凡人加名人的他为何有那么多的追随者,记者已不需赘言。
与苏州的渊源还远不止此
拿赵忠祥的话来说
“我们家跟苏州有不解的情缘”
赵忠祥的母亲是苏州人
小时候在家听着苏州话长大
他妻子也是苏州人
儿子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生活在苏州姥姥家
可以说
赵忠祥对苏州是非常有情感的
他曾在他的微信公众号
“日积月累吧”里也说起过
赵忠祥,1942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主编、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赵忠祥1959年进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担任播音员,是中国第二位电视播音员、第一位男播音员。
1979年随邓小平访美期间采访过美国总统卡特,成为第一位进入白宫采访美国总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记者。
1981年,赵忠祥开始主持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栏目。
1983年,赵忠祥在中央台主持五四蒲公英青年智力竞赛,也是在这个节目中,中国大陆首次使用了节目主持人这个称谓。
1984年起先后主持过12次央视春节联欢晚会,2010年7月与朱迅搭档再次主持《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
1993年获得首届金话筒奖特殊荣誉奖。
2011年,赵忠祥与广西卫视联手推出中国第一档实景思辨秀节目《老赵会客厅》。
2015年7月,赵忠祥卸任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由敬一丹接任。赵忠祥则被委员会聘为荣誉主任,此后负责对年轻主持人的培养。
1968年赵忠祥与张美珠结婚。两人育有一子,名叫赵方,从事IT行业。
来源:苏州日报 徐宁 姑苏晚报 姚萍 及 “日积月累吧”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 编辑/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