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性搜集非遗项目史料,首部《徐州琴书》专著出版!

2020年01月14日 14:58:50 | 来源:徐州杂志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月12日上午,徐州首部琴书专著《徐州琴书》新书发布会在云龙湖畔的琴书茶馆举行。来自徐州文化界、曲艺界的嘉宾盛赞此书的史料价值、人文价值及对地方曲种的推广意义。发布会后,琴书表演者演唱了徐州琴书《刘邦还乡》等节目,并首次用琴书的形式演唱了毛泽东诗词。

  徐州琴书是苏北地区的重要曲种,有着300多年的历史。由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魏云彩先生主编的《徐州琴书》分上、中、下三编,15章,35万字。从艺60余年的魏先生多年来赴东北、江南,去县城、山村,拜访老艺人,抢救性挖掘民间记忆。新书的出版,为徐州琴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珍贵的文献参考和理论支撑。

  辉煌时期火过港台流行歌,徐州琴书救活了十几家工厂

  徐州有“曲艺之乡”之称,流行于此的徐州大鼓、徐州评词、快书、渔鼓、坠子、相声、丁丁腔等曲艺曾经愉悦了一代又一代百姓,这其中,以徐州琴书从业人员最多,它与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并称“江苏三大曲种”。

  徐州琴书旧称“丝弦”“唱扬琴”等等,是以坠琴(坠胡)、扬琴、手板等乐器伴奏,以徐州方言说念演唱的说唱艺术。抗战期间,富豪商贾星散,堂会骤减,农村与城镇的业余玩友与半职业艺人为了谋生,先后转为职业艺人。他们将原来的丝弦删繁就简,以说唱中长篇曲(书)目为主,并加强手眼身法等艺术手段的运用,深受群众喜爱。

  1956年,“徐州琴书”正式以地名冠之。徐州琴书内容贴近人民生活,语言通俗,曾进过中南海,登过人民大会堂。上世纪八十年代徐州流传有“一张唱片救活了十几个厂”的故事。1984年,徐州琴书艺术家张栋宝、崔金兰、孙成才、朱邦侠、崔金侠、魏云彩等应上海、齐鲁等唱片社邀请,录制了中篇琴书《王天保下苏州》等唱片,引发了几十万听众争相抢购唱机、唱片,徐州无线电三厂、上海川沙无线电厂因此摆脱了困境。在当时的徐州,商家们在店堂用以招揽顾客的音乐不是港台流行歌曲,而是徐州琴书。

  两分钱听一段一票难求,60年前的粉丝也很潮

  方寸舞台写沧桑。辛亥革命前后,徐州老南门外的东夹墙一带是个热闹地儿,卖包子、水饺、面条、大饼、家常小菜的一个挨一个,再往东走,有拉洋片子的、说评书的、唱大鼓的,小二妮的洋琴、朱元才的渔鼓都是老百姓眼中的明星。

  那时候徐州说书的大部分没场所,在露天空地放一张小桌,摆几条长凳,夏天拉上布棚,冬天找个朝阳背风的地方就可以开场。日军侵占徐州后,开辟了金谷里(现新生里)娱乐场,说书人多集中在那里。在金谷里下坡、故黄河堤也有零散的艺人在这儿“撩明地”(圈地摆摊)说书卖唱。抗战胜利后,有的人到黄河沿、铁货街等觅地建棚说书,有的人开设了说书茶社。徐州解放后,曲艺在政府扶持下发展很快,1958年建曲艺百花园,1959年又建庆云书场。

  离休干部孙玉璞对曲艺百花园记忆犹新:“曲艺百花园在淮海东路、故黄河西岸建成时,我还未成家,我们粮食局几个20多岁的小伙傍晚下班后,从办公室端一杯茶,相约去对面的百花园听书,两分钱听一段,通常是张明新的相声或是范筱英的坠子压场。曲艺场为砖木水泥结构,木条椅,可容观众300人。那时候人们娱乐生活单一,每天晚上百花园都挤满了人。

  要传统也要创新,带动旅游业前景可期

  今年75岁的《徐州琴书》主编魏云彩先生是徐州琴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959年考入徐州戏曲学校学唱琴书,经常是手指磨烂、钢弦勒进肉里仍坚持练习。1977年,他大胆改革了琴书的独唱惯例,带着两个学生蒋立侠、张巧玲同台演出,三人组合被观众誉为黄金搭档,荣获了多项国家曲艺大奖。

  魏先生说,作为“江苏三大曲种”之一的徐州琴书与其他两个曲种相比有很多优势,用徐州方言演唱的琴书通俗易懂,拥有过大半个中国的听众,然而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丰富,琴书要恢复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辉煌是不可能的。

  针对目前听徐州琴书的观众以中老年人为主的现状,魏先生说:“徐州琴书要想后继有人,要抓住青年观众,不能让青年硬着头皮欣赏古董,只有经常性的演出才能培养他们的欣赏水平。在自身的改革方面,曲目内容和表演形式还要更贴近时代。

  徐州琴书表演队伍萎缩是个不争的事实。魏先生欣慰于在曲艺低谷的时候,还有热爱徐州琴书的新生力量加入此行。他说曲艺表演不需要太大的舞台,以前徐州曾有许多小型书场,很受老百姓欢迎。传统曲艺不光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精神生活需求,还能带动旅游、茶社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