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心,关系着无数危急时刻病人的生命。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时,提出要启动一系列新建项目,加快建设健康,苏州市急救中心新建项目就在其中。
未来,苏州市急救中心会变成什么样呢?一起来看看!
智慧急救,上车即“入院”
来到急救中心可以看见,一辆辆智慧化改造的救护车,它可以让医院和急救中心通过,车内的视频对话,及时了解病人的最新状况并进行远程急救指导,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
而这背后依托的正是近年来苏州智慧急救平台的建设。
苏州市急救中心急救科副科长王亮介绍,这套系统可与市民健康档案相连接,如果病人的病史等信息,会直接显示出来并且把信息传给收治医院的急诊室;胸痛中心以及相关的专科中心也可以实时地接收到信息。
苏州市急救中心2016年在国内率先建立智慧急救平台,目前市区共有39个急救分站和4个非急救转运分站。130辆救护车中有75辆已完成智能化改造,与全市14家医院的急诊、专科中心实现了互联互通,做到病人未到医院、信息已到医院。
未来,按照国际标准打造 “五位一体”的急救体系
苏州市急救中心副主任林歧介绍,2030年,苏州全市范围内要建立较为完善的覆盖全市范围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紧急医疗救治能力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为增进民生福祉,苏州市急救中心项目也将于今年启动建设,未来将打造“五位一体”急救苏州样板与全国示范标杆。
苏州市急救中心副主任林歧介绍,整个苏州急救中心预投资18亿元左右,争取在2020年底动工,到2023年竣工,按照国际标准打造“五位一体”的急救体系 。
新建的急救中心将按照国际标准,建设国内领先,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布局对接,辐射全市医疗急救的智慧整合型急救调度救治基地、培训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建成国家级应急救治临床中心。提升我市危急重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保障长三角地区及苏州百姓急诊急救及群体伤、群体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
日前,苏州市2020年实事项目经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实事项目紧扣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热点问题,回应市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
2020年的卫生健康实事项目有:
1、新建、改扩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19家。
2、开工建设市立医院8号楼、康复医疗中心。启动市儿童健康发展中心、市急救中心项目。
3、建成家庭病床3000张,提供社区医生上门服务。
4、开展社会心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未来,苏州人看病一定越来越方便!
(来源:苏州健康 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