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基础台账。该区对45073名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基础信息、就业培训、转移就业等情况实名制登记造册,准确掌握低收入劳动力就业状况与需求等信息。通过调查建立城区就业困难人员基础台账,为精准实施就业扶贫奠定基础。
落实帮扶措施。该区认定一批就业扶贫车间,对吸纳低收入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用人单位进行认定,符合条件的予以2万元补贴。全年新建扶贫车间5个,共计吸纳低收入农户151人,发放补贴资金10万元。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开发社会治安,乡村道路维护,保洁保绿等农村公益性岗位100个,并按最低工资60%给予补贴,使贫困劳动者从"选择性"就业向"托底化"就业转变。帮扶一批就业困难人员。全年共为2000余名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800余万元。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
开展就业服务。该区横向培训到村,确保低收入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接受短平快的实用技能培训,对培训考核合格的每天给予50元补助。全年举办重点群体培训班61期,培训2359人,其中举办低收入劳动力技能培训55期,培训2209人。纵向招聘到底,组织企业定期在乡镇集市等人流密集地区开展"零距离"招聘活动,把"春风行动" "扶贫日专场招聘会" "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等招聘活动前移到贫困村。就近就业到人,充分利用省、市、区三级创业孵化基地和村级创业点吸纳就业的功能,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全年吸纳就业4605人。
(来源:淮安区政府办公室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