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33个品种入选第二批国家药品"集采"名单,涵盖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用药,以及抗肿瘤和罕见病用药。如果谈判成功,这33个药品品种将会迎来价格的下降,患者的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2020年1月17日将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全国各地患者将于今年4月份用上第二批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记者梳理发现,名单纳入了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口服降糖药物;奥美沙坦酯、坎地沙坦酯、吲达帕胺等高血压用药;治疗罕见病——肺动脉高压的药物安立生坦片,还有抗癌药替吉奥、阿比特龙等;以及阿奇霉素、甲硝唑、克林霉素、莫西沙星、头孢拉定等多个抗生素品种。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副院长陈家应表示,未来的趋势应该是药品的价格逐步回归到它的价值,回归到它的理性价格,不仅使得老百姓医疗负担的减轻,从深层次来说,实际上也是对医疗服务和医生行为的规范,通过带量采购,药品价格回归理性了,流通领域的这种经济利益就会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批国家药品"集采"除了扩大品种,采购方案也更加成熟,并且在全国同步实施,显示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已进入规范化、常态化运行。一些未纳入医保目录的自费品种此次也加入"集采"。
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顾海表示,自费药品不能成为政策的盲区,不管是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药品,还是自费药品都纳入到药品集中采购的机制当中,将会惠及更多百姓,才是一个完整的采购体系。
从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效看,以带量采购的模式引导药品降价,已成为大趋势。这不仅包括国家 "集采"名单上的药品,也包括未纳入国家"集采"的药品。
2019年,"集中带量采购"无疑成为了"年度热词 ",通过药品集中采购,很多百姓的救命药价格降了下来。近日,当初谈判成功的救命药陆续开始执行新的价格,那么,江苏都有哪些救命药降价了呢?来看我们的盘点。
2019年12月31日,药品的"4+7"带量采购试点扩大了范围,25种降价药品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氯吡格雷、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恩替卡韦等等,价格平均降幅达到59%,预计一年可节约26亿元。
从2020年1月1日起,新版医保目录开始实施,很多药品价格大幅下降,150个谈判药品中,97个药品谈判成功,价格平均降幅达60.7%,包括22个抗癌药,7个罕见病用药,14个糖尿病、乙肝、丙肝、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病用药,4个儿童用药。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邓曦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