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设计效果图
2020是扬州高铁年
连淮扬镇铁路扬州段(资料图片)
2020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畅想扬州的2020年,你最关心哪些方面?扬州发布推出“十个字畅想扬州2020”,从交通、文化、城建、名城等多个方面,为你梳理扬州2020愿景。
NO.1
融
新的一年,你最关心啥?答案肯定有很多,但得票率最高的,肯定是高铁!
2019年12月26日,我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五峰山长江大桥成功实现主桥合龙,一跨飞架南北,姿势雄伟,气势磅礴。2019年的最后一天,又有好消息传来——当天上午10点,连淮扬镇铁路宝应段钢轨铺设已完成。
2020年堪称扬州的“高铁年”。
连淮扬镇铁路连接连云港、淮安、扬州、镇江四市,设16个站,正线全长305公里,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工程投资总额464亿元,于2015年全面开工建设,计划2020年全线建成通车。届时,扬州市将在省内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
目前,扬州东部综合客运枢纽、宝应综合客运枢纽、高邮综合客运枢纽、界首高铁站铁路站房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地方配套工程同步推进。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其中多个项目涉及扬州:北沿江高铁、沿江高铁武合宁通道、镇宣铁路、宁扬城际铁路、龙潭过江通道等。
值得一提的是,扬州还被纳入一条轴——依托新(沂)长(兴)铁路、京沪高速公路、京杭运河以及在建的连淮扬镇高铁、规划建设的京沪高铁二通道,建设临沂-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发展轴。
扬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脚步正在加快。
NO.2
文
城市书房永远明亮,我们的城市就充满希望!
2019年12月28日,一束光·竹西城市书房正式开放,这是扬州第35家城市书房。2020年上半年,还将有4家城市书房开放,地点分别位于万达广场、郊野公园、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新能源书香一品。
扬州常住人口400余万,每年走进城市书房阅读的人数规模达180多万人次,其中有效读者26万人。建在市民身边的城市书房,已成为真正的阅读空间、智慧加油站!
新的一年,扬州人不但可以随时走进一间24小时城市书房,还可以走进一座新的大剧院。
明月湖畔的运河大剧院,是我市文化标志性工程,总投资18.78亿元,总建筑面积14.47万平方米,项目规模大、配置高,共4个剧场3200座,在我省仅次于江苏大剧院。截至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外幕墙安装95%以上,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及施工方正按照2020年4月试运营的目标,稳步推进各项工程建设。
文化的基因,已经深深融入扬州这座城市的血脉。而文化,从来都是流动的,互联的,国际的。
2019年8月25日,扬州荣获2020中国“东亚文化之都”的称号,成为全国第七座、省内第一座获此殊荣的城市。
2019年12月11日晚,在2019“东亚文化之都·中国西安活动年”闭幕式上,扬州正式接棒,并向与会嘉宾发出了2020“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扬州活动年”邀请,美丽画卷已徐徐展开。
NO.3
潮
扬州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
2019年12月,又一城市商业新地标在扬州文昌商圈诞生。至此,文昌路与大学路交叉路口东西南北四个点位商业区闭合成环。
新的一年,好吃的、好玩的、购世界名牌,不用赶到南京、上海,文昌商圈、京华城商圈、西南商圈任君选择。
扬州人的潮,还体现在创新创造上。扬州把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作为“主航道”,把科技产业综合体作为“竖起来的科技园区”,把实验室建设作为“命根子”工程,先后引进了清华MEMS研究院、沈飞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中航机载系统共性技术中心等一批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2020年,“新兴科创名城建设”依然是名城建设关键词。在扬州这块充满活力的创业宝地,将有更多英才创新创业。
NO.4
味
美食,往往是一方水土源远流长的见证者。扬州美食,历经了数千年的技艺精进与蓬勃创新,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性符号。
2019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扬州入选世界美食之都!
2020年,在这块金字招牌下,将有越来越多的扬州美食迈开国际化步子,“走出去”推广淮扬菜,为扬州美食融入世界作出新的贡献。
NO.5
运
扬州是全国唯一一个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的地级市。争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排头兵”,对于扬州来说,是光荣的历史使命。
2020年,古运河畔,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展露新颜。目前建设进展迅速,有望春节后地下室封顶。
除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扬州城遗址(含隋炀帝墓遗址)、玉雕、漆器等写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扬州元素,将一次次吸引世界的目光。
NO.6
畅
扬州已经建成“一横一纵”两条快速路,快速路网二期工程已经全面开建。
2020年,快速路网二期的进展牵动市民的心,主要包括江平路、运河路、润扬路、万福快速路等工程项目。
2021年,主城将建成“四横三纵”快速路网,城区将基本构筑成“1-2-3”交通圈,即“10分钟上快速路网”,中心城区、周边组团、大型枢纽、客货物主要集散地10分钟上快速路网系统;“20分钟互通”,“润扬路-江平路-城市南部快速通道-运河路”构筑的交通核(内环)内任意两点之间20分钟互达;“30分钟可达”,“扬溧-启扬-京沪-沪陕”高速构筑的绕城范围内(外环),骨干路网上任意两点30分钟内可达。
NO.7
动
2020年,举世关注的国际田联金标赛事——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参赛人数将增加至3万人,报名工作将于2020年1月10日启动。
为扩大“扬马”影响力,赛事期间拟邀请“友好城市圈”“文化之都圈”“美食之都圈”和“金牌赛事圈”的代表来扬观赛,拟在赛前召开马拉松高峰论坛,这也是扬马首次举办马拉松高峰论坛。
扬州成功获得世界田联2022年世界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的承办权,从2020年开始至2023年,未来四年扬马也将被纳入2022年半马世锦赛赛事周期。
越来越多的高端体育赛事正凝聚成扬州城市的一张“新名片”,标注出这座运河名城的“国际范”。
NO.8
礼
2018年,扬州全面倡导扬州文明有礼24条,市民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进一步提升。
2020年,向不文明行为说“不”,将有法律撑腰。2020年2月1日,扬州市将正式实施《扬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这是扬州第6部地方性法规,也是我市首次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开展的专门立法。文明用餐、清洁卫生……大家熟悉的“扬州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精髓被有机融入,并列为主要内容之一。相关文明礼仪如今则上升到法律义务。
2020年,扬州也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NO.9
美
如果请游客用一个字描述扬州,很多人都会说“美”。
2020年,扬州将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黑臭水体整治是打赢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的硬任务,扬州将统筹推进控源截污、内源治理、底泥疏浚、雨污分流、活水疏浚、生态修复、长效管护等工作。各地各部门将把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作为刚性要求,分级问责、强化执行。
扬州将守护“绿杨城郭”的城市底色,绘就扬城水清岸绿的新画卷。
NO.10
学
如何全面推动扬州教育高品质发展,备受社会关注。
2020年,扬州将全面开启中小学和幼儿园大建设、大投入。启动建设23所幼儿园、9所义务教育学校以及1所高中学校新(改、扩)建工程,总投资34.06亿元,投资建设规模为历史之最。
2020年,全市高考本一、本二达线水平保持稳中有升,万人口普通类本二以上达线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力争有更多学生考入全国和世界一流大学,高考整体水平继续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对建档立卡家庭子女实施全免费教育。落实全市居住证制度,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100%。
(来源:扬州晚报 编辑/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