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小孩了,现在肚子疼不能走!”
昨天早上8点15分,苏州市急救中心120调度员朱玲接到电话,有个家住挹秀新村的产妇马上就要分娩了,已经不能自行上医院了,为何会如此紧急?
原来,产妇小胡33岁,这次是第二胎,12月30日正是宝宝的预产期,本打算这天要去医院做最后一次产检的,可没想到早上起床后肚子就不对劲了,已经痛得上不了医院了。
家里只有丈夫、公公以及2岁多的儿子,公公负责打急救电话,丈夫则陪在一旁照顾。
“产妇有没有大出血?有没有严重并发症?现在宫缩到哪个阶段了?”朱玲在电话中一一确认,排除高危因素,同时不忘安慰产妇一家,告诉他们急救车已经在路上了,现在要做的是听她的电话指导。
“不要阻止胎儿娩出,不要夹紧双腿,不要坐在马桶上,让她选择一个最舒适的姿势休息,在宫缩间隙深呼吸。”
好在家属都比较配合,公公负责把调度员的话传达给儿子,儿子负责操作。本来两人还算冷静,结果过了大概10分钟,丈夫突然喊起来,说看见小孩的头了!
“现在孩子完全出来了吗?”
“出来了出来了!”
“把孩子放在母亲两条腿中间,让孩子和妈妈的臀部在同一平面上。孩子在哭或者有呼吸吗?”
只听见电话那头传来清脆的婴儿啼哭声。
“轻轻擦干净婴儿的嘴和鼻子,用干净的毛巾把婴儿擦干,然后用另一条干净的干燥毛巾包裹婴儿。”
正当朱玲在指导他们如何处理婴儿时,丈夫突然带着哭腔紧张地说道:“她不哭了,怎么办呀?”
朱玲试图让他保持冷静,确认婴儿有呼吸只是不哭后,让他们继续接下去的操作。
“把婴儿的头包住,但不盖住脸,不牵拉脐带的情况下,把孩子放在妈妈的两腿中间,让孩子和妈妈的臀部在同一平面上,确保脐带没有缠住孩子的颈部,一定要给婴儿和产妇保暖。”
这时,苏州市立医院东区的急救人员抵达现场,朱玲这才安心挂断电话。
在市立医院东区的产房,看苏州记者见到了10多分钟就顺利生娃的产妇小胡,看起来她的状态恢复得不错,刚出生的宝宝则在一旁呼呼大睡。
小胡透露,最近这段时间大宝还得了肠胃炎,可能是带着他看病挂水累到了,说生就生了,不过也可能跟自己的体质有关,第一胎也生得比别人快,而且两个宝宝个头都不小!大宝出生时有7斤多,二宝则足足有8.2斤!
“在家生孩子也是万万没想到的,就觉得有点痛,有东西顶出来了,也没破水,也没见红,就生了,还是老公接生的。也感谢急救人员电话指导,医生也来得很及时。”
小胡表示,虽然宝宝现在白细胞有些高,可能因为是在家生的,要送到儿童医院观察一下,不过总体情况挺好的,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了。
据统计,2019年截止到目前,市急救中心调度员已经成功电话指导分娩10例。
(来源:看苏州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