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协会企业按订单收购粮农优质稻谷1.5万吨,其中糯稻亩均净增效益500元以上,粳稻亩均净增效益150元以上。”12月24日,在金坛区指前标米村企合作签约仪式上,指前标米协会会长单爱娟报出的一组数据,令在场的人心头一暖。
单爱娟说,虽然协会才成立3个月,但指前标米凭着1915年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的悠久历史品牌,首次参加全省优质稻米品鉴会就受到消费者喜爱和专家肯定,获得2019寻找江苏最好吃的大米评比金奖。由协会牵头组织村企合作,就是为了更好地再次打响“指前标米”品牌。
当天,指前镇社头村与农业龙头企业金坛区万山粮油加工厂正式签约。其实,双方合作在秋粮收购时就已开始。
“去年,村里一年只加工30吨大米,却怎么也找不到销路,只得作罢。”社头村党总支书记张国庆告诉记者,现在,引入万山粮油加工厂,利用村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库房和设备,加工的大米根本不愁卖。
张国庆说,村里先后投入329.8万元,添置了烘干设备4套、大米加工生产线1条,配套建设储存稻谷仓库和成品库1200多平方米。根据村企合作协议,由村提供粮食仓库、加工厂房和成品展示厅,万山粮油加工厂盘活这些闲置资产后,村里每年可获得保底分红12万元,还可享受企业盈利部分的6%二次分红。
“把资源、资产转变为经济效益,不能光看分红,关键是粮企进村后,直接提高了村里和村民种粮的收入。”张国庆说,前几年,村里按每亩每年75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里流转了1154亩土地,由集体自主经营。今年,大部分按订单种植糯稻,平均每百斤卖到180元,高的甚至超过200元。
“目前,已经在村里收购稻谷4500多吨,预计到春节前会超过6000吨。”万山粮油加工厂总经理杨火林说,村里的原有生产线稍加改造后,每天可生产大米100吨。
杨火林说,他从事粮油加工已25年,手上积累了一大批固定客户,在原金坛岸头粮管所租用的日产60吨生产线一直供不应求。经指前标米协会牵线来到社头村,他如愿扩大生产规模,并至少节省600万元的一次性设备、厂房投入。因此,他宁愿拿出部分盈利返回给村和村民。
村民盛冒华是村企合作的受益者之一。他今年种了576亩水稻,其中大部分是优质糯稻,平均亩产1450斤。他算了算,按订单出售后,除去各项成本,净收入超过35万元。
张国庆说,像盛冒华这样的种粮大户,村里还有10多个,种植面积2700多亩。其中大部分按订单生产种植,近阶段见了人都乐呵呵的。
“村企合作后,明年订单生产将超过2万亩,占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的80%。”指前镇农服站站长、指前标米协会秘书长陆国平说,包括明年选择什么优质水稻品种,协会已通过专家和会员共同品鉴,综合大米气味、外观、口感和滋味等多个方面,打分后选定。
指前镇副镇长张金彪透露,本月19日,由该镇主导创建的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水稻)基地已通过验收,为“味稻小镇”再添亮点。村企合作订单农业,将保护和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破解“丰产不丰收”瓶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常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