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人”转型“护豚人”,只为留住江豚的一抹微笑

2019年12月26日 15:25:0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特报专稿 记者/陈军、曹勇 编辑/黄河清

  以长江江豚为代表的野生动物是反映长江生态改善的“晴雨表”,江豚的观测保护工作一直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在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有这么一批江豚观测员,他们曾经世代在长江捕鱼为生,“退渔上岸”后,从原来的江边“捕鱼人”转型成了“护豚人”,参与到保护长江江豚繁衍生息的工作中来。

  濒临危机:

  长江江豚从常见到稀少,“渔民”加入观测队守护江豚

  12月24号上午,天空灰蒙蒙飘着细雨,在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江豚观测点,两名观测员杨金龙和赵风海像往常一样来到江边,在寒风中守候着江豚的出现。

  45岁的杨金龙告诉我苏特报记者,自己祖上三代都是长江渔民,20多年前他刚开始捕鱼时,江豚在长江里其实很常见:“从我打渔的那几年来说,有时候最多一网能网到十几头江豚,那时候江面一眼望去,几乎都能看到江豚,不管什么天气时都有。”

图片来源:南京江豚保护协会

  但近年来受到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破坏的影响,长江渔业资源数量锐减,以江中杂鱼为食的江豚也受到影响,濒临危机。

图片来源:南京江豚保护协会

  2014年,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沿岸100多户渔民的“退捕转产”工作也逐步展开。2016年,在南京江豚协会等单位的组织下,杨金龙、赵风海等十多名曾经的渔民又回到了这片熟悉的水域,成为了守护江豚的第一批江豚观测队员。

  “在禁渔之后,我们对长江江豚还是很有感情,所以自愿报名参加观测员工作,来保护江豚。”观测员赵风海说。

江豚观测员杨金龙(左)、赵风海

  工作日常:

  观察江豚出现活动规律,不畏烈日风霜坚守岗位

  尽管这批观测员之前都是“浪里白条”,但观测工作对他们而言却是新的挑战,队员们除了负责观察江豚出现的时间、数量和活动规律,还要记录周边人类活动和船只情况,容不得丝毫分心。

  杨金龙坦言:“一开始参加观测员工作时,对于这些江豚的习性,包括捕食、旅行和玩耍,我们都不懂,因为很难分辨。”但是通过参加每年2次的专业培训、学习,他对江豚的习性了解得越来越多。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是杨金龙最常去的江豚观测点

  退渔上岸后,许多渔民转向做生意、干工程,这些观测队员也不例外,但他们坚持抽出每周至少1天的业余时间来观测江豚。观测员通常一天需要观测江豚9个小时左右,有时候碰到天气好江豚出没频繁的情况,一个人、一部望远镜、一部拍摄用的手机,一待就是一整天,甚至来不及赶回家吃午饭。

  杨金龙介绍,“我们一般观测到江豚,一个就是目睹它的数量,看它是大江豚还是小江豚,然后用手机拍些视频或者照片,上传到我们上级部门,由他们来分析。”

图片来源:南京江豚保护协会

  夏天,在烈日炙烤下,队员们大多都晒得面庞发黑,手上也布满老茧;冬天遇到大风、下雪天气,他们只能到附近桥洞下躲一躲。一年下来,各个观测点提交的有效表格超过300份,有效视频图片超过100份,每名队员值班观测的时间都在70天以上。每次看到有江豚跃出水面,观测队员们都是打心眼里高兴,觉得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

  生态改善:

  长江江豚数量增长一倍,市民志愿者加入江豚保护队伍

  南京江豚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介绍说,根据协会近年的科考数据,南京周边的水域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长江江豚的数量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禁渔以后,我们迅速就感觉到,鱼群数量得到了明显的恢复,特别是中小型鱼类。现在南京的江豚数量也多了,经过这四五年,我们发现由原来的20到30头,到现在已经增长到50头左右。”

  姜盟介绍,目前,江苏省内的江豚主要集中在南京地区和镇江扬州一带。

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公示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志愿者也加入到保护江豚的队伍中,这让观测队员们倍感欣慰。杨金龙说,只要条件允许,他会一直陪着长江,陪着江豚:“长江就是我的根,就是我的家。从渔民转成观测员,还是舍不得以前在长江里捕鱼的那种乐趣,但是现在有时候看到江豚越来越多,经常发现小江豚,感觉到心里比较舒畅,最起码这个长江的生态环境变好了,一年比一年好。”

  (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特报”专稿。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