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狗不拴绳,放养伤人?小区遍地排泄物?犬吠扰民?
针对不文明养犬行为,淮安区近日放“大招”,在辖区主要交通路口的大屏上滚动曝光不文明养犬行为当事人。
记者直击:当街曝光十人 20日10点38分,淮安区镇淮楼西路与西长街的交汇处东南角的人行道上,约2米宽、2.5米长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不文明养犬行为人的头像,画面清晰。屏幕最上方,赫然写着“淮安区不文明养犬行为曝光台”,下方是四位当事人的头像和不文明养犬行为的照片,每张图片的下方标示着当事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本次曝光画面持续了一分钟左右,分三组曝光了十人的不文明养犬行为。最后一组的图片下方,有文字提醒当事人迅速到淮安区城管局养犬管理办公室接受处理,并留有联系电话。 记者注意到,大屏幕持续滚动,每隔20分钟,“不文明养犬行为曝光台”就会播放一次,路口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较多,不少人驻足观看。“我家也养狗,如果是我,肯定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家住附近的市民刘女士表示。
部门回应:全天滚动播放
据了解,此次不文明养犬行为曝光台由淮安区创建办牵头、区城管局联合区公安局开展。“经排查,淮安区城区有犬只1595条,今年以来,为了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同时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市容环境和社会公共秩序,区城管局加大了对不文明养犬行为的整治,主要要求市民遛狗要牵绳,犬只大小便要及时清理,禁养大型犬、烈性犬,杜绝一户多犬现象。但在生活中,类似问题屡禁不止。”淮安区城管局养犬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丁纲告诉记者,为了起到警示效果、达到整治目的,从本月11日起,在淮安区创建办的牵头下,区城管局联合区公安局、各街道办在公共场所开展不文明养犬行为集中整治,对当事人不文明行为进行拍照取证并曝光。 首批曝光人数为10余人,在淮安区的14个交通要道的大屏幕滚动播放。“14个大屏幕全天24小时不间断滚动播放。”丁纲介绍,目前整治效果明显,不少违法当事人已主动接受处理,随后执法人员停止对当事人的曝光。 据了解,对于淮安区在全市率先曝光不文明养犬行为人,市城管局市容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养狗、爱狗人士在享受饲养犬只的权利和乐趣的同时,还须承担相应义务,不能侵犯他人的生活空间和公共的合法权益,要做到科学、文明、知性养犬。下一步,城管将会同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等成员单位继续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巡查整治,及时教育、劝阻和实施相关处罚,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助力。
律师说法:曝光方式合理
针对大屏曝光不文明养犬行为这一做法,也出现了质疑的声音。“把市民的头像进行公开曝光,这样会不会涉嫌侵害到当事人的肖像权或隐私权?”市民张先生有这样的疑惑。 对此,记者咨询了《淮海晚报》法律顾问、江苏昊震翰律师事务所律师卞恒亮。卞律师认为,该种行为合法。他分析,一方面,市民在公共场所内遛狗不牵绳、犬只粪便不及时清理的不当行为,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了困扰,触犯了公共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公共秩序。另一方面,执法部门对不文明养犬行为的曝光,公开反映现场遛狗人与狗的行为状态,起到了警示和教育意义,遛狗人会认为可能影响了其肖像和隐私,同时也可能对其声誉产生了影响。“根据相关法律,当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相冲突的时候,法律首先应保护的是公共利益。曝光公共场所不文明遛狗行为是维护公共利益和城市文明形象的需要。所以,淮安区城管局的执法行为,并不能认定为侵害当事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
文明养犬,这个办法值得推广
走在路上,路遇宠物便便,绝对是最令人讨厌的事情之一。近日,记者在一号生活大院看到,小区的北门和西门口路边绿化带中,各安装了一个黄色的“小房子”。“小房子”由木头制成,贴上了印有“做一个负责任的宠物主人”“请牵狗绳遛狗”等标语的贴纸,正面有一个把手,拉开后有两个暗格,一个装着塑料袋,另一个装着纸巾,免费提供给养宠物的业主使用,工作人员每天检查,用完就会及时补上。物业告诉记者,“小房子”安装刚好满一年,一年来,小区的养宠业主变化特别大,很多业主甚至都养成了主动带拾便袋、拾便纸的习惯。
爱狗狗,除了给它自由与呵护,适时引导与精心管教必不可少。文明养犬要靠每位主人自觉践行,让我们一起做文明、自律的主人,为文明淮安贡献力量。
(来源:淮海晚报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