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又称“共享单车”,自面世以来,解决了城市居民“最后一公里”绿色出行问题,给使用者提供了巨大方便。但也给城市带来无序投放、乱停乱放等诸多问题。
这种情况在南京也不例外,共享单车企业投放无序,严重挤压城市的静态交通空间;运维力量使用不精准,管理效能不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管理的质量、市容品质,部分地区甚至影响了慢行交通。
为了解决共享单车规范管理难题,今天(12月18日)上午,南京市鼓楼区城管局与该市三家共享单车企业举行了一场责任状签订仪式。决定按照“打破壁垒,集中使用”的原则,以街道为单位,将目前南京市场运行的3家共享单车企业部分运维力量下沉,在区域范围内开展“共享共治”的精细化长效管理。
具体做法如下:
——建立联合管理单元
三家单车公司每月各派1辆运维车、3名工作人员,会同属地街道,对地铁出口、商贸聚集区、大中院校、医院等重点片区进行巡查。突出7:00-9:00、17:00-19:00单车使用高峰期等重点时段,对停放无序、挤占道路、影响城市景观的共享单车及时清拖,疏导至就近的支路街巷进行规范摆放。“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目标,打破原来共享单车企业各自为营、各自为战的弊端,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将不再存在。
——实现“按图”精细化管理
绘制共享单车停放点管理地图,匡定和标注重点管控点位、疏导区域、问题易发时段以及运维人员工作职责、权限、范围等,实现共享单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后期还将按照季度和天气分类,编制全区共享单车点位运维力量配置图以及重大活动应急处置方案。
——建立双推送双考核管理机制
运维人员配备手环,运维车辆配置车载GPS及对讲设备,实时掌握人员及车辆动态,随时随地灵活调度。共享单车的摆放秩序、有无“漫溢”、有无随意丢弃以及应急处置能力等将被纳入考评依据,对作业班组进行第三方考核考评。效能不佳的人员将由各公司收回重新调配人员到岗。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许宸 通讯员/朱磊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