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炸!江苏有了过江通道“技术天团”

2019年12月18日 14:08:3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2月17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聘请国内多名专家,成立过江通道建设技术专家委员会,为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过江通道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次过江通道建设技术专家委员会阵容强大,分桥梁组和隧道组,包括多位院士、设计大师和教授、教授级高工,均是交通领域、工程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行业领军人物。

  江苏过江通道建设进入黄金发展期

  长江江苏段干流总长约430公里,仅占长江通航里程的1/7,但承担了长江全线70%的货物运量。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江苏段已成为黄金水道的“钻石区段”。

  截止目前,江苏在建和已经建成的过江通道22座,其中已经建成14座。在建共8座。但现有过江通道数量与江苏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的迫切期望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2018年,江苏每天平均过江交通流量已经达到 70万辆,并且每年仍然以11.35%的速度在增长,而这其中,通过桥隧过江的流量占到93%、汽渡过江占到了7%。预计到2035年,江苏日均过江交通流量将达到220万辆。满足出行需求,补齐过江通道等短板迫在眉睫!

  党的十九大以来,为加速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奋力打造交通强国建设先行区,江苏启动了新一轮过江通道建设:

  常泰长江大桥、龙潭长江大桥等过江通道今年开工;五峰山大桥、沪通大桥、南京五桥明年将建成通车;此外,江阴第二通道等工程也即将开工。

  预计至2025年,全省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数量达30座,过江通道瓶颈基本缓解;至2035年,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数量达36座,形成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过江通道系统。

  建设“人民满意、世界领先”的标志性工程

  据了解,国家层面已批复规划江苏省过江通道36座。江苏在国家已批复规划数基础上,规划新增10座过江通道,完善3座通道功能,江苏过江通道规模将达40多座。

  省交通运输厅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落实和构建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要求,要统筹考虑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城市轨道等不同功能的过江要求,发展多种运输方式过江通道,提升过江通道的复合性,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省交通运输厅、省交建局统一组织,系统谋划和推进,聘请多位院士在内的知名专家,为江苏跨江桥隧工程作技术支撑。

  专家们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群策群力,对跨江桥隧工程的总体计划、重大关键节点把关,对重大技术方案论证、重大施工方案审查、风险控制给予指导,为江苏过江通道建设高质量推进提供坚强的技术后盾。

  宜桥则桥 宜隧则隧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表示:长江江苏段航运繁忙,要满足过江通道建设与长江航运的协调发展。同时,也要注重长江岸线的资源节约,处理好过江通道与航运、生态环境的关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介绍:“通常情况下,隧道建造成本高于桥梁,但有益于保护岸线资源和通航。而且隧道建造技术如今已经相当成熟,可以应付多种复杂条件。当然,也不是所有过江通道都适合选择隧道。”钱七虎院士认为,要加强综合论证,宜桥则桥、宜隧则隧。

  目前,长江中下游已经有多个在建过江通道,长江岸线资源也愈加紧张。过江通道的位置选择也需要更多考虑!中国工程院院士秦顺全认为,桥位选择需要考虑两岸接线平顺性,以及建桥对通航、防洪、岸线码头影响,并尽可能采用多种交通方式合并过江,以节约利用通道资源。比如,在建的常泰大桥,集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铁路三种过江方式。

  秦顺全院士表示,常泰大桥主跨达到1176米,成为目前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也是兼顾到长江航运发展需要。而过江通道的建设向科技创新型转变,也同时要求行业技术升级。常泰大桥设计过程中便产生多个“世界首创”和“世界之最”,如台阶型减冲刷减自重沉井基础,最大连续长度钢桁梁,最大尺度碳纤维复合材料拉索,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拱桥。

  (来源:江苏交通广播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