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硅巷孕育大能量,白下高新区创新驱动老城复兴|探寻南京高新园区高质量发展路径

2019年12月11日 16:00:3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创新,已成为南京鲜明的城市气质和强劲的发展动力。而高新园区,则是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主阵地。市121推进办近期联合荔枝新闻、我苏网全面报道创新名城建设成就,本期推出系列深度访谈,与南京15位高新园区“掌门人”面对面;访谈展示今年高新园区创新成绩和工作举措,生动展示南京奋力革新的姿态,全面巡礼南京创新的喜人成果,探讨发展痛点、难点或堵点,并谋划思考下一步计划;巡礼创新成效的同时深入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五周年之际,交上一份属于南京的“创新成绩单”! 


  荔枝新闻讯 记者/黄河清 夏天

  提到秦淮,以前想到的是夫子庙、老城南、乌衣巷,如今,物联网、智能交通、秦淮硅巷都已成了秦淮的崭新名片。

  秦淮区是南京主城核心区,寸土寸金,其主要的产业平台白下高新区占地面积2.29平方公里,是我省面积最小的省级高新区。然而从高质量发展指标来看,白下高新区在全省29个省级高新区中稳居前列。

  在有限的地理空间里,白下高新区如何打破瓶颈、率先破局?

  硅巷赋能 “无边界园区”打破空间瓶颈

  2016年,秦淮区提出了“一区多园”的创新举措,以白下高新区为核心,实现中航科技城、紫荆科技园等多个都市产业园的联动发展。2017年底,南京启动了全市科技园区整合设立工作,集中力量打造15个高新园区,“一区多园”随即成为各区创新发展载体建设的主流模式。

  2019年南京市委一号文,明确提出主城区要打造城市“硅巷”、发展“硅巷”经济,在此之前,秦淮区就已在创新之路上先行冲锋。白下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仲金介绍,20189月,秦淮区携手南航大、五十五所、金城集团等大院大所大企,启航城市硅巷建设,赋能寻常巷陌,打破院墙隔阂,构建起4.4平方公里“一城一谷,一带一片”的“秦淮硅巷”空间格局。

  从体量上看,“秦淮硅巷”相当于“再造”一个白下高新区,为老城和园区的发展打破了天花板。秦淮硅巷不断链接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打造无边界、跨国界的创新平台,今年新增科创载体21万平方米,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累计200家。到2021年,秦淮硅巷预计将落地运行20家左右新型研发机构,培育集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销售收入达200亿元。街巷格局里注入“高新”活力,一个生机勃勃的创新生态圈已现雏形。

  园区的创新发展承载空间还在不断开拓。今年,OPPO南京研发总部等重大项目、5G物联网产业投资基金、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等基金项目成功落地。金陵智造创新带相关项目稳步推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也在加快建设。

  做好“金牌店小二” 优质服务为企业打造“最强靠山”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型企业正是南京白下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白下高新区积极培育创新企业。全力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上市企业。截至2019年三季度,白下高新区新增104家企业成功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08件、PCT完成26件;培育独角兽企业增加至7家、瞪羚企业增加至9家。

  在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张仲金认为,支撑园区发展的关键词是“服务”。

  白下高新区按照全程覆盖、全域覆盖、按需服务的理念打造了“1+x”公共服务中心,“1”就是坚持政府引领,“x”就是集聚各种专业机构来为园区提供服务。

  张仲金介绍,近年来,白下高新区结合发展实际,不断强化“1+x”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使它成为南京创新经济最活跃的平台。优化布局、积极探索实体运作、引进税务自助终端和社保自助终端,将行政审批服务辐射到南理工大学科技园等多个载体。实现企业事务“马上办”、 “就近办”、 “网上办”。

  集聚高层次人才 多措并举把人才留在“家门口”

  白下高新区发展体量有限,因此,“集聚”成了白下高新区破局空间制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关键词。“聚焦产业、聚焦人才,只有聚焦才能形成集聚。”张仲金说。

  在集聚产业方面,白下高新区明确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产业为主导;在人才方面,园区充分利用毗邻南航和南理工两所江苏知名高校的地理优势,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打造南理工“紫金创谷”双创示范基地、南航秦淮创新研究院,让高校杰出人才在“家门口”创新创业。55所、28所共建产业创新中心,推动“高校院所、人才团队、科创平台、社会资本”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如何留住优秀人才?白下高新区认真落实市人才安居配套政策措施。制定人才健康服务、教育服务等保障办法,多渠道解决人才子女教育、家属安置、医疗保健等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优秀人才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创业基金,撬动社会资金加快投入,促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产业投资发展。

  目前,白下高新区共集聚创新创业人才318名,其中院士4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15人,江苏省双创人才25人。

  “生根出访”放眼全球 打造高端化产业地标

  谈及白下高新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张仲金用三句话来概括:产业更加集聚、人才更加集聚、服务更加优化。

  园区要特别针对国际化等薄弱环节,按照南京市科技创新生根计划有针对性地吸引海外科技创新资源,加大外向型经济工作力度,与国内外重点科研院所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加大PCT(专利合作条约)申请力度。

  乘着南京市“生根计划”的东风,白下高新区已经进行了开拓海外创新渠道的有益尝试,实施6次“生根出访”芬兰及周边国家,实现南京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芬兰)和南京秦淮海外协同创新中心、白下高新区海外创新联络站挂牌运营。同时举办一系列双边对接活动,秦淮区与芬兰凯米市签约建设友好合作城市,与芬兰政府部门共签订4项合作协议,1家芬兰企业落地运营。

  下一步,要打造高端化产业地标,厚植创新基因,突出“高”和“新”,进一步提高产业定位、创新发展模式,让创新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白下高新区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面临全省29个省级高新区的竞争,也面临南京15个高新区的竞争。”张仲金说,“虽然我们面积最小,但是我们的志向和追求一定是站在省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前列,在未来,我们始终瞄准第一发展。”

  (本文系荔枝新闻专稿,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