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9年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年会在重庆市召开,会上发布了2019年度环卫行业示范案例。其中,姑苏区环卫提报的三个项目“姑苏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与“洙泗巷公厕”“承德里公厕”分别被评为2019年垃圾分类入选案例、2019年公厕示范入选案例。
目前,姑苏区已建成3座处理小区居民分类投放的厨余垃圾的易腐垃圾处置点,分别是金域平江、长逸花苑、梅花易腐垃圾处置点。其中,梅花易腐垃圾处置点毗邻姑苏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即此次全国环卫行业垃圾分类入选案例。该宣教中心于2019年8月建成,位于姑苏区东北角江宇路,由原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而成,占地510㎡,由易腐垃圾处置点和宣教点两部分构成。内部展示有垃圾四分类涂鸦墙、VR模拟游戏区、姑苏区8个街道垃圾分类介绍等相关内容。最独特的是四分类展区,中间用独特的裸眼3D成像风扇,展示了四大类12种不同垃圾,十分夺人眼球。同时,为迎接明年6月份《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姑苏区500座四分类垃圾亭已于近日完工验收,分布在姑苏区范围内的243个小区,奠定了分类工作开展的扎实基础。
此次入选公厕示范案例的承德里公厕、洙泗巷公厕分别位于观前商贸圈核心位置及商圈东部,来往市民和游客众多。为进一步提升公厕品质、优化布局、完善功能,营造整洁优美舒适的如厕环境,不断提高市民、游客如厕体验满意度,姑苏区环卫人员反复研讨,精心设计,将传统苏州园林的建筑元素融入整体造型设计中。在色彩的运用上,保持了“黑、白、灰”的主色调,与观前商圈的建筑群风格协调一致。另外,承德里公厕的蹲位隔断门上方设置了“红绿灯”和动态管理电子显示屏联网,蹲位使用情况一目了然。公厕大厅中悬挂的大显示屏上亦同步显示,让如厕者一走进卫生间便能及时获取厕所整体的使用情况。此外,根据该公厕人流量大的特点,在卫生间大厅入口及楼梯转角处设置了监控摄像头,用以监测人流量,并实时将数据传输到环卫大数据平台。
近年来,姑苏区环卫部门紧抓机遇,聚焦垃圾分类、 “厕所革命”这环卫事业“二件大事”,下好环境治理“先手棋”,为“做实做亮历史文化名城之核”扛起责任担当。为补齐“厕所革命”推进过程中的短板,今年姑苏区环卫还对辖区内220座公厕安装负压除臭系统,改善公厕使用环境,消除公厕异味,提升现代公共卫生间的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