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交易平台、外卖平台诈骗,假扮妙龄女子、以谈恋爱为名的“杀猪盘”……网络世界,套路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充满着风险,让你防不胜防,一些人入“坑”了还在给人数钱。随着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群也在不断扩大。
南京警方提醒市民,面对网络世界应该保持足够的清醒,提高防范意识,天上不会掉馅饼。面对送上门的“好事”,千万不要起贪欲、占小便宜,涉及借钱、转账务必谨慎,核实对方身份。
二手交易平台 成了诈骗“温床”
电商盛行的如今,二手交易更是不拘泥于二手市场等传统交易方式,二手交易APP构架出简易的二手交易平台,使人们可通过手机上网“一键开店”,将自己闲置的物品卖给他人,或低价从他人处购得闲置物品。看似双赢的交易方式背后却隐藏了不少“坑”,甚至不少二手交易平台沦为滋生诈骗的“温床”。
11月19日,市民邹女士来到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雨花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报案,称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交易中以“未开通《买家保障》”为由被骗1000元。邹女士在刚刚过去的“双11”中购买了大量化妆品护肤品,但收到货后一一试用发现有几个化妆品并不适合自己使用,于是在某二手交易APP上折价出售。当晚22时许,邹女士收到了一位“客人”的询价,几番讨价还价后,双方定好价格后,页面显示对方已将商品拍下但未付款。对方随后发来信息说因邹女士未开通《买家保障》,导致买家不能付款。半信半疑的邹女士随后又看到“客人”发来一张图片,图片显示为这位“客人”与该APP的官方智能客服的对话内容,只见图片中该“官方客服”称若卖家未开通《买家保障》,客人便不能付款,随后发来一张“官方交款二维码”。邹女士未作他想,扫描该二维码后付款1000元,付款成功后,该“客人”仍迟迟不付款,再联系时发现聊天内容出现红色感叹号,对方已将邹女士拉黑,邹女士才知被骗,遂前往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雨花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报案。
不仅如此,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居民范某也遇到了类似情况。
警方提醒
网购,无论是新品还是二手,务必要选择在正规的交易平台完成交易,脱离了交易平台便失去了平台的保护。客观地讲,大部分是受害者非理性行为导致了受骗的结果,所以对于价格过低的商品,即使它是二手的,也要谨慎选择。且真正的客服不会询问用户密码这类的敏感信息,更不会让用户直接支付资金,有这样行为的,最好终止交易。
先恋爱后投资 “杀猪盘”诈骗套路深
近日,南京警方破获“杀猪盘”通讯网络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通过婚恋网站、聊天交友工具等筛选易上当人群,再与受害人“谈恋爱”,在确定“恋爱”关系后,让受害人参与“投资”或者直接骗取钱财。
7月12日,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上峰派出所接到市民李某某报警称,在微信认识一好友,一段时间接触后,对方便让其转账,在频繁转账后,李某某感觉不对劲,便称其现在手头紧,需要对方返还部分钱款,对方却直接将其拉黑。
原来在今年6月初,有一个头像为年轻女子的微信添加其为好友,双方在聊天过程中,对方称自己离婚了,生活过得很艰苦。单身的李某某有意将对方发展成以后的对象,在对方提出要钱的时候,便十分豪爽地将钱转给对方。由最初的借几十元充话费,到后来的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加油、自己出车祸等理由让受害人几百几千的转账汇款。直到7月初,要求转账、汇款的频率越来越高,李某某才对对方产生怀疑,直到对方将其拉黑,才发现被骗。
接到李某某的报案后,民警立即展开调查,10月19日,民警前往四川宜宾市,在当地警方的大力协助下将犯罪嫌疑人高某某、刘某某抓获。
警方提醒
这种“杀猪盘”骗局由来已久,主要以单身女性、离异独居女性等为主,犯罪分子将自己包装成“成功人士”,通过甜言蜜语让受害人死心塌地地爱上自己,走进自己编织的“糖衣陷阱”,然后心甘情愿地成为一只待宰的“猪”。民警提醒广大单身人士,网上交友一定要慎之又慎、时刻保持警惕,千万不要随意相信别人,尤其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厚的精英人士,更是要擦亮眼睛,时刻保持警惕之心,以免上当受骗,造成经济和感情上的双重损失。
冒充外卖平台 盗刷走1900余元
11月23日晚上10点左右,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洪武路派出所接到辖区内一家火锅店老板报警,称卡内被盗刷走了1900余元,而这一切都是源于一条冒充外卖平台的短信。
徐先生告诉民警,中午时分他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85”号码开头发来的信息,信息内写着“【X团网】商家您好,由于系统升级,请及时认证信息,以免影响您正常接单”,信息后面还附上了一个链接,上面提示徐先生要点击链接进行办理,因为当时比较忙,徐先生便没有进行操作。
等到了下午的时候,徐先生又想起了这一条短信,联想到自己这两天确实要修改店里的套餐,也和平台有过沟通,徐先生便误以为这确实是平台发来的信息,担心不更新信息会接不到订单的他,不假思索地点击了这一链接。
点击后,便跳进了一个界面,需要徐先生填写自己的名字、身份证号以及银行卡号,没多想的徐先生按照自己的真实信息完成了填写,将信息提交之后,界面上又提示要输入密码,徐先生也都照做了。等到提交成功还没过一会,徐先生的手机上又收到了两条信息,而这两条都是扣款信息,两笔一共扣了徐先生1900余元,这下徐先生感觉到不对劲了,怎么更新信息还会扣钱呢?
意识到被骗的徐先生挂了电话就立即向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洪武路派出所报了警。目前,南京警方已对此事进行立案处理,相关工作还在进一步开展之中。
警方提醒
如今,网络为我们带来了便捷,外卖、快递、购物、打车……各种网络平台架构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这也为部分人假借平台名义实行诈骗提供了契机。因此,在网络平台进行认证或注册时,请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收到自称来自平台的信息时,注意辨认真伪,切不可轻易点击链接,更不要轻易进行金钱交易,如若抱有疑虑,可以先通过正规渠道与平台进行联系核实。
(来源:南京晨报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