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价值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这所高校让主题教育在基层“动”起来

2019年12月02日 16:42:4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长望预报员实验班”,组织“观云测天”实践计划核心成员参与地面观测仪器设备,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每天定时向全校师生发布天气预报专项信息,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与环境试验教学中心,主题教育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出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告诉记者,开展主题教育,要把价值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滋养师生坚守教育报国的初心。针对调研过程发现学生实践能力偏弱等短板,不断推动主题教育与人才培养相融合、与专业特色相融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让主题教育在基层“动”起来。

  聚焦“气象”因子,积极开展“我的初心故事宣讲会”、“华山气象精神”宣讲报告会,用先进典型、杰出校友的故事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努力实现“人人讲育人、门门有思政”的全覆盖格局。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各学院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开展体验式、开放式的课堂现场,深入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特色,合理融入气象精神,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大气与环境试验教学中心、大气物理学院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每一条预报数据背后的故事,感悟“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

  学校积极挖掘和弘扬气象优秀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气象文化。创作《南信组歌》《当风雨来临》等原创文化精品,激发学子爱国之情,强化爱国之志。学校官微在“二十四节气”的节点刊发推文,介绍气候时令、挖掘历史底蕴。在主题教育过程中,各级党组织突出亮点特色。传媒与艺术学院将美育工作与服务国家相结合,夯实美育教育渠道。该院梁磊老师入选2019全国气象科普宣传观摩交流活动 “十大气象科普创客”。科技产业处、大气院、大物院等单位自觉承担服务社会责任,搭建平台,共享资源,气象科普形成“南信大品牌”。作为气象科普宣传的重要单位,学校年接待科普对象5000余次。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周洋)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