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3家单位,获国家级保护!

2019年11月30日 19:46:43 | 来源:盐城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好消息!好消息!

  近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保护单位名单

  盐城3家单位上榜

  涉及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董永传说、淮剧、建湖杂技  

  董永传说 


资料图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董永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由于民众情感的渗透和口碑的附会,产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留下相沿而成的风俗及与董永身世有关的文物、碑碣、村落、地名等遗迹。江苏省东台市有董家舍,南宋《方舆胜览》即记载这里为“孝子董永故居”等。董永传说蕴含的历史、文学资料对研究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董永传说的教化功能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淮剧


资料图

  淮剧又称“江淮戏”、“盐城戏”、“江北小戏”等,它起源于苏北的香火戏,在江淮之间的淮阴、盐城、扬州地区和沪宁线上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及安徽滁州、浙江长兴等地广泛流传。清末民初,江淮小戏闯进上海滩,经历了搭墩子、摆地摊、拉帏子等早期发展阶段,渐渐从茶楼戏园走上专业舞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戏曲剧种统一定名为“淮剧”。

  淮剧唱腔音乐起源于民间说唱与劳动号子,以铿锵豪放、优美质朴著称,其主要曲调包括“淮调”、“拉调”、“自由调”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淮剧经过几代艺人的发展传承,生、旦、净、丑脚色行当齐全,唱、念、做、打表演程式完备,同时积累了大量的传统剧目,号称“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武戏是淮剧的一大特色,武打技艺受徽剧影响较深。劈叉、倒立、乌龙搅等动作堪称一绝。  

  建湖杂技


资料图

  建湖杂技“十八团”分布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部的庆丰镇,历史上以庆丰为轴心的18个自然村庄错落有致,形成18个马戏团体。明末清初,建湖18家马戏班足迹踏遍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据史料记载,十八团杂技已有十二代传人,清初建湖“百戏”艺人达二百多户,其中高、万、吴等十大家族技艺超群,名声远播。

  建湖十八团杂技融刚劲粗犷与柔美隽秀于一体,寓高难技巧于轻松、活泼、精巧的动作之中,借鉴舞蹈、体操等姊妹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南派杂技。《对手顶碗》、《双人钢丝》、《滚杯》、《高车踢碗》、《双人花坛》、《敦煌造型》、《变脸》、《春江花月》等是建湖杂技的传统节目。

  建湖十八团杂技是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经贸合作的纽带、文化艺术传播交流的使者,在葆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当前,如何培育国内观众,让更多的国人了解它、喜爱它,是建湖杂技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建湖杂技亟待保护。  

  @盐城人

  一起来看下详细内容吧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2019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的通知》(办非遗发〔2019〕66号),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根据检查情况,经各地申报,文化和旅游部同意对793个涉及更名、撤销、职能调整的保护单位进行调整和重新认定、对14个检查不合格的保护单位给予限期整改、对38个检查不合格的保护单位取消其保护单位资格。

  现将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请各地落实管理责任,督促保护单位提高履责意识,做好保护工作,接受社会监督。

  特此通知。

  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2019年11月12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盐城)

  棒棒哒

  为盐城这些登上国家级“非遗”的项目鼓掌

  来源:盐城发布 编辑/李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