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工程都已完工,网线入地、林荫式停车位、主次道路硬化进入扫尾阶段。”11月23日上午,在亭湖区毓龙街道东关社区迎宾新村老旧小区整治现场,毓龙街道现场负责人周德洪说。“这是个老小区,过去建设时没有规划停车位,这次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建设林荫式停车位,一定会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迎宾新村的老住户陈卫玲对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创文,不仅让小区变得‘好看’,也让小区更‘好住’。”
创文绝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块牌子、争一个荣誉,而是通过创文这个载体,扎扎实实解决好城市生活中影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痛点、堵点问题。整治老旧小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就是盐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务实举措。
近年来,盐城市上下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对照城市建管“十没有”“二十有”标准,聚焦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大力实施城市文明十大提升工程和百项创建为民实事项目,不断整治突出问题,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市容市貌,改善人居环境,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民惠民提升城市“文明温度”
“以前我们小区楼道就是白墙,如今,街道社区请人画上了一些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宣传画,文化墙成了小区里的新景观。”药厂家属区居民徐士达每次路过楼道口的文化墙,都要瞧上一两眼。他说,楼道是每日进出家门的必经之地,现在美化之后无论是出门还是回家,心情都很舒畅。
盐城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创新开展“点亮一盏灯、美化一面墙”活动,在方便居民生活、美化居住环境的同时,也为市民群众提供了耳濡目染的道德滋养。市区不少老旧小区的楼道口变得焕然一新,粉刷过的墙面干净整洁,上面还有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宣传画。
文明城市创建就是环境持续改善、秩序持续优化、服务持续好转、群众持续受益的过程。市城管局在大市区交通路口新建118座遮阳挡雨棚,并在雨棚下方设置公益宣传栏;各区在主次干道增设车辆隔离桩、烟头收集器等,为群众提供便利;大市区道路污水管网工程完成开挖埋管施工3.6公里,非开挖修复8.4公里,管网点状修复260处;维修城市主次干道沥青路面33200平方米、荷兰砖28215平方米……
行走在市区的大街小巷,可以发现一批具有盐城特色的公益广告。“公交站台、遮阳挡雨棚上的公益宣传,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人物的事迹、垃圾分类知识等内容,每次路过看看,也接受了一次文明教育。”市民鲁锋点赞说。
文明创建工作,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厚德盐城”品牌更加响亮。每年,我市都积极评选、宣传推广各类先进典型,今年盐城市有一组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5人(组)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0人(组)荣登“中国好人榜”,9户家庭荣获江苏省文明家庭称号,位居全省前列。
落细落小刷新城市“颜值”
“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设备操作简单,积分能兑换奖品、去超市购物。”住在鑫业家园小区的张春风拿着一摞纸盒和几个空瓶,来到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设备前。她掏出随身携带的积分卡,往扫描仪上一放,“滴”一声后,纸张那格箱门就打开了,张春风把纸盒丢进了回收箱,系统立即自动称重、算积分。
垃圾分类,牵着民生,连着文明。按照强化宣传引导工作、配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实施分类收运的四要素要求,盐城市全面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全市已有907个城市居民小区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盐南高新区打造成全域垃圾分类示范区,新都街道成为全省垃圾分类示范街道。
五花八门的围挡广告,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占据了城市空间。市区开展围挡广告牌整治行动,拆牌亮丑,增绿建园。家住温馨花园的市民马奶奶对此拍手支持,“过去围挡后面‘别有洞天’,如今建成小游园,配上运动设施,环境改善还便民。”
盐城市深入持续开展“三治三化”专项行动,统筹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提升等工作,着力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城管、公安等部门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清理取缔占道经营摊点、拆除大型广告牌、清理野广告、清理规范乱停放车辆。
闯红灯的少了,礼让行人的多了,车辆停放越来越规矩有序,道路变得顺畅……城市文明“风景线”,凝结着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市公安局积极查处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逆向行驶、违停等行为,以“交警直播间”为平台开展主题直播67场,观看量达400多万人次。市交通运输局开展出租汽车百日专项整治行动,文明出行成为更多市民的生活习惯。市文广旅局常态化开展文明旅游宣传,今年以来,我市文明旅游工作实现重大节假日期间“零通报”。
共建共享擦亮幸福底色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更要靠民。只有大家都参与进来,家园才会更美。”11月24日一早,盐南高新区南苑社区党员志愿者张秀清,就来到一家店铺发放“门前三包”宣传资料。如今的盐城,从各个区和各部门单位,从青少年到老年人,群体创文意识全面提升,“人民城市人民建,我为城市文明做贡献”蔚然成风。
“门口有无障碍通道和残疾人专用停车位,非常好。门诊一楼的无障碍卫生间扶手,由于使用频繁,建议医院平时注意维修。”11月20日,市文明出行体验团观察员,深入医院等公共场所,进行无障碍体验,做城市“啄木鸟”,为文明创建“挑刺”。市文明出行体验团团长、市残联副理事长吴登清说,创文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更不是哪一个单位的事,是我们盐城市所有单位、每个人共同的事,呼吁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为全市的创文工作添砖加瓦。
近年来,市城市文明观察团已累计开展文明观察、宣讲、体验等活动200余场次。盐都区“文明集市进村镇”、亭湖区的道德典型“五进五讲”活动累计开展60余场次。市总工会面向广大职工,利用微信小程序举办“创文知识竞赛”活动,吸引20余万名职工参与。市教育局进一步深化“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主题活动,形成群众广泛参与创建、积极支持创建的浓厚氛围。
与此同时,各镇、街道、社区常态化组织发动基层干部和网格员、志愿者参与创文。同时,进一步深化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192个挂钩社区(村)开展“联点共建”活动。根据社区实际和群众需求,市直共建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扶持,做到工作机制“联”得紧、共建资金“扶”得真、宣传发动“引”得广、解决难题“帮”得实,进一步夯实社区创建基础。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创文指挥部组织3次创文自测、3次第三方模拟测评、3次问题点位专项督查、1次市直部门专项督查,共测评实地点位2294个,累计发现存在问题点位2027个,督促整改5000多个具体问题。分领域、分类型培育和打造了2个公共广场氛围营造示范点、8个文明交通示范路口、10个文明示范小区、17个精细化创建示范点等一批示范点位,让各地各单位学有榜样、做有标杆。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只有颜值与气质双提升,一座城市才显得更有内涵。如今,文明、幸福因子已经融入盐城的每一个角落,让它变得更具温情与力量。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 编辑/滕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