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气温骤降,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找茬"的最频繁时节。医生提醒,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健康生活,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早晚温差大 提防心脑血管疾病】
在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最近几天门诊量比之前高出约三成,急诊收治的需要取栓和溶栓的患者也明显增多。医生表示,每当秋冬季气温骤降时,寒冷刺激容易引起血管猛烈收缩或者剧烈扩张,极易引发脑血管意外。专家提醒,平时血压高,或者有动脉硬化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要格外注意身体的变化。同时尽量避免早晚温度最低的时段出门,降低患病风险。
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李敬伟:气温的变化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血压和血管的损害来产生一些临床症状的。如果血压比平时有明显的升高的话,还要对降压药做一个调整。如果有一过性的偏身麻木,偏身的肢体的无力,言语不清,不要掉以轻心,要赶紧到医院里做一个筛查。
急速降温同样让心肌梗死病人明显增加,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最近一周先后收治了5例心肌梗死患者。医生建议,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饮食上不能太油腻,一旦出现胸骨后或者心前区持续疼痛半小时以上,要及时拨打120。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明:比方说动物内脏,肥肉尽量少吃。每顿进食最好是7成到8成饱。早晨起来,我们最好饮用上100-200毫升温开水,睡觉之前1-2个小时,也是要补充点温开水,这样可以对心脏病的发生会有减少作用。
【注意通风加湿 预防呼吸道疾病】
伴随着气温下降、空气湿度下降,空气中微生物、粉尘就会增加,也容易引起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因此,市民也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平时少去人多的地方,以防传染流感,在家中或办公室要注意通风加湿。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朱晓莹 夏敬栋 耿昊东 郭彧 苏州中心站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