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还剩不到1个月的时间,招生院校拟录取的推免生名单纷纷公布。梳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公布的2020年拟录取推免生名单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名校推免生源中,本科毕业于985高校、特别是本校的学生占比很高,这意味着,其他高校本科生通过推免这条路进入名校读研的机会相对较低。
“我们的向上之路是否越走越窄?”在还未打响却已硝烟弥漫的考研战场上,一些普通高校本科生充满疑虑。
近年来,清华大学本科生保研率约为50%,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保研率超过40%,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本科生保研率也超过了30%。
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徐锦涛说:“考研初试,考的基本上都是已经学过的东西,但以后在科研上,这些东西基本上用不到。而获得推免资格的同学,在大四年级就不需要再把时间花在这些已经学过的东西上了。”
数据显示,2020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分别拟录取推免硕士研究生2791人和2757人(含直博生),本科就读于985高校的分别占78%和75%,南京大学2020年拟录取推免生2430人,来自国内157所高校,985高校生源占比接近70%,本科来自非"双一流"高校的只有72人,只占总名额的3%。清华大学拟招收的推免生中,有1284人本科就读于本校,占46%;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本校生源分别占35%和36%。
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谢忠雄认为,本校推免生占比较高,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方面情况,导师是知道的,导师可以从他上大一的时候就开始进行了解。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介绍,也有高校会把985院校的招生比例作为招生的一个政绩。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其他本科院校的学生,总体表现确实不如985院校的本科生。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名校在招收推免生的过程中,持续增加名校、本校的生源比例,不仅仅是为了保证生源质量。名校、本校的推免生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这是很多导师所看重的。
南京大学大四学生侯本颀获得了本校的保研资格,目前,他已经跟着研究生导师开始搞科研了。侯本颀说:“因为现在已经进组了,我现在每天学习、搞科研的时间跟备战考研的同学差不多。当然,我肯定也比参加考研的同学至少多学了半年。”
熊丙奇认为,实行推免政策的初衷,就是想突破“应试考研”的弊端,引导学生重视本科学习,由此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目前,研究生推免政策较为合理,也比较成功。对推免政策心存质疑的,主要集中在名校招推免生更青睐名校和本校的学生,这让普通院校的本科生考研更加困难。
熊丙奇说:“不同学校的学生,推免机会不均等。这就需要学校在招生的时候,能够建立起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评价体系,不以学生的身份来评价学生,而是看这个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一贯表现,以及他整体的能力和素养。需要进一步完善招生的流程,然后做到招生公开、透明。”
记者今天(11月28日)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自习教室看到,考研大军心态稳定,他们正有条不紊地按照既定的复习计划,做最后的冲刺。许佳希同学说:“获得推免资格,我觉得这是他们在本科前三年努力的成果,所以没必要心态失衡或者嫉妒他们。我心里不会有波动。我现在每天复习的时间是14到16个小时,我的目标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
更多精彩节目,请关注江苏教育频道周一至周五每晚21点35分播出的《江苏教育新闻》栏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姜坚 吴红鲸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