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母亲河刻不容缓 专家会诊“长江病”

2019年11月28日 19:14:1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长江保护法治论坛座谈会暨圆桌会议27日在河海大学举行。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生生物基因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新理念新思想的指引下,河海大学联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于2019年6月29日共同组建了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

  论坛上,既有来自长江保护相关立法起草牵头单位的权威声音,也有来自长江保护执法一线的实践反馈,更有环境资源法学专家为治理“长江病”进行的全方位、多角度的会诊剖析与建言献策。

  “保护长江,离不开坚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共同探讨立法保 护长江话题,为运用法律武器保护长江母亲河,推动长江经济带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献计献策,其中既有来自长江保护法立法起草牵头单位的权威声音,也有来自长江保护行政执法和环境司法一线的实践反馈,还有来自环境资源法学领域顶级学者为治理“长江病”进行的全方位会诊剖析和建言献策。

  “现在很多河流面临干涸的问题,包括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长江岸线的管控问题,两岸的化工企业非常多,存在非常高的风险,这些问题可能是在制定‘长江法’的时候,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河海大学法学院副院 长、教授晋海表示,未来有望通过立法,通过统一行动和协调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与会专家建议,在长江保护立法中需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进一步提高水源地保护要求;注重对长江保护行为的充分激励及对破坏流域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严厉处罚,两者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在管理制度上,必须规定所有危化品码头要有废水、压舱水处理设施,并在执法时从严掌握。在水生态环境源头治理上,要注意到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在制度设计时要对相关工业精加工企业的污染治理提出严格要求。 

  据了解,本次论坛旨在为长江保护立法进行充分论证,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也将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提供智力支持,贡献实践经验。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尧 编辑/国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