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码”上回家,“猫先生”垃圾分类,无人机“天降”快递……漫步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街头,新潮便捷的城市生活随处可见。便捷生活的背后,是宿豫人不断追寻创新的脚步。崇尚创新的理念,已融入宿豫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创成了一项又一项的“新高”。
科技型企业再创新高。近年来,宿豫不断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全面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激增。截至目前,宿豫区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122家,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33家,超去年总数的3倍,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宿迁全市6家“瞪羚企业”被宿豫全部包揽,企业创新能力迈上了新台阶。秀强股份入选江苏省创新型企业100强,为宿迁市唯一。
产学研融合再加深。宿豫区建成省级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宿迁市唯一),省级以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8个,其中院士工作站3个(宿迁市7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43.6%。
高新技术产业再创新高。瞄准产业创新新坐标,宿豫全力种好高新技术产业“试验田”。截至目前,宿豫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4家,占宿迁全市的21.3%;1-9月份,宿豫区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86.2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7.2%,位居宿迁市第一。
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遥遥领先。聚焦产业创新能力培育,宿豫立足现有主导产业,着力推进新型纤维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深加工、金属(纳米)材料等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建设。实施“5431”行动计划,围绕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电子商务等五大主导产业,发挥四大园区的职能作用,通过科技型企业的重点培育,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专利数量再创新高。宿豫万人发明拥有量已达到5件。截至今年9月份,完成专利申请1125件;PCT专利6件,完成率150%;有效发明专利249件,完成率113.18%。
人才集聚再创新高。“智”汇一宿,“豫”见未来,以人才浓度提升创新粘度,如今的宿豫引才磁场强,创新动力足。今年以来,成功引进“两院”院士、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及团队15个;入选省“双创人才”3人、省“科技副总”11人;新建校地、校企合作关系23个。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越扩越大的“人才圈”背后,是宿豫不断加码的引才政策。出台《关于加大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力度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简称“人才10条”),围绕特色重点产业,明确创新创业项目资助、顶尖人才资助、配套经费资助、金融扶持奖励等10方面措施,以“真金白银”打造引才强磁场,助力宿豫高质量发展。
项目落地再创新高。回看2019年,宿豫大地上,亿元级优质项目纷纷落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含金量”满满,宿豫迎来了干事创业“火红年代”。截至9月底,宿豫区在上海、温州、苏州等地举办宿豫专场招商推介活动5场次;共新引进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45个,协议总投资463亿元。
2019年5月,在宿迁运河品牌电商大会上,宿豫成功签约恒逸石化(计划投资200亿元)、协鑫集团(计划投资50亿元)项目,会议期间成功承办京东名企宿迁行、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高峰论坛2场分会。2019年9月,在2019中国宿迁绿洽会上,宿豫成功签约逸达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300亿元,含前期投资200亿元)。会议期间成功承办宿迁平台经济高峰论坛、宿迁市智能制造论坛暨京东智能制造产业推介活动2场分论坛活动。
一项项创新的举措,一个个项目的落实,也为宿豫人的幸福生活积攒了硬核的经济实力和建设幸福家园的底气。创新的巨轮正带领着宿豫人向着美好未来奋进向前。
(来源:中共宿豫区委宣传部 编辑/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