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午,著名的爱国学者、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李公朴先生的故居授牌暨开馆仪式仪式,在西津渡长安里举行。李公朴少年时期曾随父母迁居至镇江,在这里生活了近8年,他自己也常以“镇江人”自居,更把镇江称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上午十点,李公朴故居开放仪式正式举行,李公朴先生的女儿,今年90岁高龄的张国男也亲临现场,参与揭牌。
仪式现场,故居也被授予“中国民主同盟传统教育基地”的称号。李公朴故居位于西津渡长安里35号,主体建筑约为90平方米,内部以图文实物、场景再现、多媒体展示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地再现了李公朴先生坚持革命、追求真理、为追求民主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
“这个(故居)当时还有其他人在住,居民住在这儿,人家私房,从征房子 拆迁 把人家拆走 然后到修理房子 再到布展,收集了很多资料,我们并且到北京去,到李公朴姑娘家里,李公朴故居在全国大概有四五处,我们镇江目前收集的原始资料还是比较多的。 ”
李公朴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爱国者,坚定的民主战士,社会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也是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之一。1946年,44岁的李公朴在昆明遭国名党特务暗害而牺牲。李公朴去世时,女儿张国男才不到15岁。
“5岁的记忆是他从家里被法国红头阿三 巡捕抓走,七君子事件,然后到了武汉被层层扣押,在校场口被打伤,最后在昆明被杀,所以我的记忆10年当中,关 压 打 杀,4个字就能概括他这一生。 ”
在女儿张国男的眼中,李公朴是一个敢于说真话,不怕得罪人又助人为乐的好父亲,而且十分尊重她和弟弟的意愿。
“我们从小没有小名,一个国男 一个国友,到了我们上幼儿园,两个人都要去幼儿园了,姓什么呢,他就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他就让我们自己表示愿意跟谁姓,你说那时候提出姓是很少有的,都是天经地义跟父亲姓,我们俩人都愿意跟母亲姓,后来我们母亲说,这样不好,就决定我跟我母亲姓,我弟弟跟我父亲姓。 ”
张国男告诉记者,父亲李公朴在13岁时随父母迁居到了镇江,8年的镇江生活里,父亲在杂货店做过学徒,也到润州中学读过书,会说一口流利的镇江方言。这次李公朴故居的落成,也为后人缅怀先烈事迹、传承革命精神开辟了一个重要阵地。
“通过我们的展馆,教育我们的后代,我们的社会,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
“希望现在孩子们不是小皇帝,自己有一些自己的创新精神,不是父母要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我们国家才能兴旺起来 。 ”
(来源:看见大市口 编辑/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