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下降,冬意渐浓,当人们还沉浸在“银杏叶黄,枫叶飘红”的美景中,南通市园林部门已经在为冬季花卉“换装”。26日,在通吕运河绿廊,园林绿化养护工人正在忙着更换三色堇、羽衣甘蓝等草花。“冬天来了,选择适应性强、花期长、耐低温的冬季草花替换‘上岗’,并搭配不同颜色,为萧索的冬季增添一抹亮色。”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养护科负责人姜敬华告诉记者。
“开车一眼望去,树叶不再是单调的颜色,满眼色彩斑斓,似乎连等红绿灯的时间都没那么难熬。”市民徐晓静说。近年来,南通市在大幅增绿的同时,注重绿化品质的提升和个性化塑造,坚持适地适树,增加彩叶树种应用,丰富季相变化。崇川路的无患子、通宁大道乌桕,濠东路与跃龙南路的榉树,都呈现出色彩缤纷相交辉映的美感。
季节交替之际正是园林绿化养护的关键时期。为提高苗木的防冻、抗病能力,保证园林绿化植物顺利越冬,市园林绿化管理处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结合冬季绿化养护特点,提早谋划养护工作,每天投入约1800余养护作业人员及车辆、机械,对市管公园绿地全面开展绿化修剪、杂草清除、清理枯死树及树干涂白、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树木提供一个良好的入冬环境。“刷白的目的是对树木进行冬季保暖、杀虫杀菌的作用,让树木穿上“冬衣”暖暖抵御冬天的寒冷。”姜敬华说,同时冬季也是落叶树种补植、修剪、病虫害防治的黄金时期,绿化处对缺失、死亡、长势极弱的植株进行更新补植;对树木蛀干害虫灌施农药,确保苗木进入休眠期的生长安全;对苗木进行适当修剪。下一阶段,市园林绿化部门将做好植物的松土、施肥、土壤改良工作,依据树木生长需要结合土壤情况,推广以有机肥来替代化工肥料,将大量有益的微生物带入土中,给树木增加营养冬季“大餐”,为来年的生长发育打好基础。
市园林绿化管理处主任夏兴峰介绍说,近年来,南通市始终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最大限度加强对城市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例如通宁大道带状公园绿地在建设过程中,对原有长势良好的香樟和雪松进行了保留再利用。调整梳理密林、增加花灌木和地被,通过乔、灌、藤、草本、花卉的有机组合,打造成为“四季花香、五彩缤纷、景色宜人”的景观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