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7月,《中共宿迁市委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出台,就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作出部署安排,确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总体目标。
《实施意见》明确,经过5年左右努力,建成一支同宿迁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
“《实施意见》的出台,给宿迁广大教师带来了诸多利好,对教师招聘、教师职称、教师待遇等热点问题,给出了答案。”宿迁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人事与教师工作处处长卢俊波说,4个月以来,全市教育系统认真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工作,一系列落实举措带来的新变化,让教师获得感落到实处。
A 教师招聘之“变”—— 提前“引才”优化教师补充机制
“以往咱们这边的新学年教师招聘工作,比其他地区要晚。今年不一样了,宿迁早锁定、早启动,先人一步!”南师附中宿迁分校校长崔超说,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市、区相关部门的组织带领下,该校奔赴省内外高校招揽人才,成效明显。
“求贤”工作早谋划,早实施。“我们宿城区2020年计划招聘在编教师243名。目前,正在进行首批次43名教师招聘。该批次面向2020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研究生等人员,采用直接面试方式进行招录。”宿城区教育局教师工作科科长张颖介绍,为了能在人才招引上抢得先机,该局已组织4路“人马”到南京师范大学、贵州大学等8所知名高校开展校园招聘工作。
宿城区马不停蹄的“高校行”,可以说是宿迁紧锣密鼓揽人才的生动例证。10月份以来,宿迁新学年教师招聘全面启动,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学校,纷纷深入高校开展校园招聘工作。据了解,目前全市已经批准2020年在编教师招聘计划2228名,人数较今年有明显增长。市教育局还会同市人社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教师招聘工作机制的通知》,指导各地的教师招聘工作。
让更多“千里马”在宿迁教育发展道路上尽情奔腾,是强化师资队伍的重要一环,也是填补师资缺口的必要手段。据卢俊波介绍,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施行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宿迁近几年生源增长较快,师资补充变得非常紧迫。据统计,目前宿迁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缺口近6000名。
就优化教师补充机制,《实施意见》要求,坚持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完善以县(区)为主、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招聘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拟定教师招聘计划,原则上每年10月启动招聘,到次年1月完成主体招聘工作。
此外,《实施意见》还明确,对“双一流”建设高校优秀毕业生、师范生培养院校优秀师范毕业生,其他院校硕士以上优秀毕业生,以及紧缺急需学科的专任教师,可以简化招聘流程,采取直接面试方式招录,加大对宿迁籍优秀毕业生的招引力度。落实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超前储备乡村学校优质师资。
B 编制管理之“变”——“县管校聘”形成教职工编制管理新机制
何为“县管校聘”?“县管校聘”通俗来说,即将教师的编制、岗位等资源由县级教育部门统一管理,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此举意味着打破了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也打通了教师交流轮岗中的诸多障碍。
就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实施意见》提出,机构编制、人社部门分别核定义务教育学校编制和各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总额,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和岗位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变化等情况,在学校之间统筹安排使用,并报同级机构编制、人社和财政部门备案,切实优化资源配置,缓解教师编制和岗位结构性短缺问题。
显而易见,推进“县管校聘”改革,目的是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则成为推进改革的抓手之一。今年以来,宿迁积极开展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全市符合交流条件教师14142人,交流轮岗教师2385人,占交流人数比例16.86%,其中骨干教师576人,占交流人数比例24.15%。
(来源:宿迁网 编辑/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