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胸怀一腔热情,跨越千山万水,护送英魂回家。坚守近四十载,挖掘红色文化,并到全国各地宣讲家乡抗战历史。
徐振理,滨海县天场镇民政会计。1983年退伍回乡后,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6年。因为民政工作的需要,徐振理总是有很多机会和烈士遗属接触,渐渐地他把他们当做了家人,把他们的事情当做了自己的事情。
徐振理:“你看这张照片,这是田守尧,陈洛莲夫妇烈士的照片,我找他们的亲人整整找了37个年头,非常不容易。”
36年来,徐振理在工作内外为烈士及其子女奔走、服务,先后为50位烈士找到亲人,为86位烈士修墓立碑,为121位烈军残复人员修建新房300多间,为10位复员军人遗孀找到证据办理生活补助,为2位外乡新四军老兵补颁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14年至今,央视《等着我》三次播放他挖掘的为新四军老战士寻找战友、寻找救命恩人、寻找牺牲地和墓地的故事。
徐振理:“每一次寻找,短则几个月、几年,最长的找了30多年,几乎没有一次是点对点找到的,中间都是经历了各种曲折、也见证了许多奇迹。多少次,我都是汗水泪水和着一起往下流。”
如今,年近花甲的徐振理初心不改,仍旧以满腔热情投身红色文化研究,同时应邀到全国各地的学校、工厂、社区、部队义务宣讲家乡抗战历史,传播红色文化。一张张红色的证书、聘书,见证着他四十多年的红色足迹,而这也是徐振理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徐振理:“还有一年多,我就要退休了,但我将会和当初退伍不褪色一样,退休不褪色,继续把红色文化研究的这份事业做下去。”
(来源:盐城广电全媒体新闻中心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