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中共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联合主办,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承办,江苏新路艺术教育特别支持的"紫金奖·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将于11月22—24日在南京新庄国展中心举行。届时,来自百所全国知名高校的一万多件创意作品将重磅集结。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成立于2003年,设有建筑学、环境设计、工业设计、音乐学四个本科专业。其环境设计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曾获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颁发的“二十周年教育贡献奖”。在即将召开的紫金奖·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上,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的学生将带来唯实、唯新、唯美、唯德的设计,其中为大地“疗伤”的矿区生态修复作品,更是惹人关注。
矿区生态修复、矿区建筑及景观设计,是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的专业优势。即将参展的“晋西北采矿基地小村的再生设计”,以因采煤塌陷的山西庞庞塔村为例,在地质沉降稳定,满足村民回迁的基础上,进行村庄重建设计。
作品通过文脉重建,尝试在现代化的设计语境下,还原基于传统聚落空间的原有生活方式。将使用者生活方式和传统情结相融合,保留原有窑洞形式,针对生土建筑抗震性差的特点,引入当地种植的散生竹制成房屋构架,最大限度增强窑洞的抗震性。基本单元的功能空间从农民真实需求出发,引入低影响开发系统,满足住宅对现代化厨卫的需求,并缓解农村缺水问题,体现了村庄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仝晓晓介绍,作品就是要呈现能够满足当地村民原有的生活习惯,“然后给他们重新创造靠山窑的这种生活空间、记忆型空间;其次要更新他们的居住理念,也就是以前的脏乱差、通风不好、采光不好等等问题,到了当代的设计应该把它解决掉。”
采矿基地小村的再生设计,唯实、唯新、唯美、唯德,这同样体现在同学们的其它建筑和环境设计作品中。《渔村生活博物馆》,把渔民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传统和文化看作博物馆展示物,把农村地域作为一个“没有屋顶”的博物馆进行保全活用,以居民作为行为主体,广泛开展历史教育、与城市交流、自然观察体验等活动。
区域规划设计作品《工业启"舶”器》,则将镇江市京口区丹徒镇的倒闭船厂,打造成文创产业园区。保留船坞、造船工业设备和滨水交通文化空间等船舶类工业遗产,通过改造的展示厅空间,展示船舶相关工业流程及工业设计。增设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艺术创作工坊等区域,吸引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的最大亮点则是将船厂宿舍区打造成“职工社区+共享小镇",发展特色文化旅游项目。
中国矿业大学即将参展的作品中,还有不少艺术设计作品。作品《生生不息——中国十二生肖创意设计》,融传统和现代为一体,用七巧板的几何抽象语言表现十二生肖的形象特征,通过对传统元素的解构重组再设计,让创意贴合大众,将文化寓于生活,使传统经典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创新设计后的生肖形象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衍生出陶瓷、雕塑、文具用品、玩具等文化创意产品。
创意,让青春更美好。本届紫金奖·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将汇聚优质创意设计资源,为富有创意、热爱设计、充满梦想的高校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技能、交流合作的舞台。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孙良表示,紫金奖给学校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桥梁,“给我们一个很广阔的舞台,让我们和一些同类的高校进行互相交流,互相展览,从专业发展来讲,就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更多精彩节目,请关注江苏教育频道周一至周五每晚21点35分播出的《江苏教育新闻》栏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徐华峰 王健安 编辑/贝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