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如何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乡镇党委书记党建项目向脱贫攻坚领域聚焦?
11月19日下午,泰州市委市政府举办全市乡镇党委“党建+扶贫”书记项目路演活动,8个乡镇党委书记现场推介自己的项目,投资顾问团的专家评审现场评判打分,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项目分别获得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金。这些奖金,将全部用于本乡镇扶贫项目建设。
“实施‘党建+扶贫’书记项目,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践行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我们的责任和担当。今天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主题十分鲜明、形式独特新颖,既是抓党建工作的创新,也是抓扶贫工作的创新,是一次创新之举和务实行动。”参加活动的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对路演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
谁能最终获胜?先来一睹书记们的路演风采吧!
《永不分“梨”,甜到老百姓心坎里》是泰兴市新街镇带来的路演项目,该项目采取“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优质高效农产品+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模式,借助洋宇公司“苏翠一号梨”的品牌价值,计划投资325万元,由6个经济薄弱村在农业园区核心区域流转土地300亩,种植梨苗,集中管理,依托洋宇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回 购、市场支持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
泰兴市新街镇党委书记陈新猛
泰兴市元竹镇带来的项目是《谱好党建融合曲,聚力脱贫促发展》,构建“党组织+电商”扶贫模式,积极搭建“电商+”精准产销渠道,培植 “电商+”名优特色产品。兴杨村党总支牵头成立“电商+”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以“零散土地+劳务”入股分红,不断拓宽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渠道,着力走出一条产销链条完整、“造血”功能强劲、扶贫成效明显的党建扶贫新路子,努力实现党建工作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泰兴市元竹镇党委书记周伟
靖江市季市镇的《中央厨房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中央厨房运营平台,开展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等农副产品规模化和订单式收购、加工、配送,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物流、餐饮、休闲等三产服务业有机整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利益链联结紧密。
靖江市季市镇党委书记季祖平
《“党委+支部联盟+合作社”,激发“棚”勃生机》是高港区胡庄镇带来的路演项目,高港区胡庄镇立足现状,由党委领题牵头,建设115亩钢架大棚;4个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抽调党员骨干组建支部联盟具体领办,成立专业合作社,种植瓜果蔬菜;建立“党员经纪人”队伍,通过农产品品牌打造、绿色有机产品认证、会员制定单派送、管家式认养种植、体验式旅游项目开发等,提高运营效益,拓展盈利空间,提升经济薄弱村经营性收入,同时辐射带动周边低收入农户增收。
高港区胡庄镇党委书记王辉
兴化市合陈镇的《小康路上 感“蟹”有你》整合了全镇现有河蟹产业资源,在村级层面成立河蟹养殖合作社,吸纳蟹农入社,推广科学养殖方式;在镇级层面成立河蟹行业协会,以各合作社为成员,市场共建、信息共享;围绕河蟹产业成立服务公司,统一购销、配送,实现养殖、客户、公司多方共赢,形成产业富民效应。
兴化市合陈镇党委书记王长美
海陵区罡扬镇带来的《黑水虻生态养殖》精心搭建“1+3+N”架构体系,以作物秸秆、易腐垃圾、畜禽粪便等废弃物为突破口,试点黑水虻养殖,实现垃圾资源化应用,发展家禽、水产、果蔬等配套产业,打造循环农业经济产业链,建立集体增收、百姓致富、合伙人受益的合作共赢模式。
海陵区罡杨镇党委书记陈荣
专家评审现场打分,结果现场揭晓!
路演结束后,评审专家按照项目“创新性”、“可行性”、“实效性”和“现场表达”等要素对各个项目现场评分。最终,海陵区罡杨镇的《黑水虻生态养殖》、泰兴市元竹镇的《谱好党建融合曲,聚力脱贫促发展》、兴化市合陈镇的《小康路上 感“蟹”有你》项目荣获本次项目路演三等奖。
泰兴市新街镇的《永不分“梨”,甜到老百姓心坎里》、高港区胡庄镇的《“党委+支部联盟+合作社”,激发“棚”勃生机》项目荣获项目路演二等奖。
最终,靖江市季市镇的《中央厨房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荣获项目路演一等奖。
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在颁奖仪式后指出,实施“党建+扶贫”书记项目,关键是要抓创新、促融合,推动党建“主业”与脱贫攻坚“主责”相辅相成、互促共进。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扭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攻方向,着力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和模式,让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切实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真正把党建资源转化为扶贫资源、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活力。
(江苏广电泰州中心站 邹文杰 沈骁 高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