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是一种常见的人体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不过,您知道吗,这大地也可以进行CT检测。最近,苏州市农科院就引入了国内首台"CT测土车"。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新添置的高精度CT测土车
有了黑科技“CT测土车”的助力,苏州市农业科学院也成为国内首家拥有对土壤精准探测,快速、准确获取高精度数字土壤地图,土壤CT检测技术的研究院。
上午,在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这辆正在农田里来回忙碌的四轮摩托车就是国内首台"CT测土车"。它开过的地方,只要几分钟,车上电脑就能显示出土壤各种成分指标含量,包括有机质、氮、磷等56种理化成分。
据介绍,这种"CT测土车"每天监测面积可达1000亩,效率非常高。现场观摩的种粮大户表示,这套系统对指导农业生产帮助很大。
“CT测土车”包含伽马射线传感器、高精度GPS接收器、平板、计算机以及一些附件。车辆采用国际领先的土壤近地遥感监测技术,行驶过一片区域后,计算机就能自动显示接收到的各波段伽马射线的数据,通过实际采集少数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后,对土壤多项理化数据校正,运用数据挖掘算法,形成高精度土壤数字地图,帮助农户精准、直观地了解土壤属性,开展针对性的施肥、环保等处理措施,让投入更少、收获更多、品质更好、环境影响也更小。
苏州市湖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莫泉林表示,比如我们会凭经验盲目施肥,其实我们根本不用施这么多肥。通过轮作休耕后,土壤已经比去年肥了,少用了肥料农残留这方面,品质要好。
苏州市农科院研究员张青介绍,可以更加准确的反映土壤动态变化情况。为下一步轮作休耕技术实施后的效果评估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为进一步提高轮作休耕力度,苏州市农科院还自主研发了"免耕智能开沟施肥油菜、蚕豆播种机",这种播种机具有"开沟+播种+覆土"三合一功能,改变以往油菜、蚕豆等作物要依靠人工播种的模式。还通过订购农场的卫星影像,经过软件处理分析后得到作物(水稻)的植被指数,连续开展长势、轮作休耕等监测。
智慧农场精准管理,无人机搭配高清相机、多光谱传感器、高光谱传感器有效对农作物长势、病虫害等进行监测。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还利用无人机监测平台,近地表、高精度获得作物的光谱特征,从而快速识别不同地物、作物养分、病虫害胁迫等信息。相关做法不仅弥补了雨季阴雨天气卫星遥感影像空缺的情况,同时还可以获取到分辨率小于10厘米的数据,分辨率更高。
(来源:苏州台 看苏州,编辑/程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