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相城区探索街道议政代表制度 打通代表履职“最后一公里”

2019年11月18日 14:40:1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年来不少镇被撤改为街道。由于街道没有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代表,只有少量的县级市、区级及其以上的人大代表,从而产生了民意反映渠道、对街道办事处工作监督、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础等方面的缺失。为补上民意缺失的“短板”,苏州市相城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街道议政代表会议制度,打通了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公里”。

  议政代表会议制度,即是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由街道人大工委召集,鼓励引导辖区内议政代表参政议政。目前,苏州市相城区在全区七个街道推行议政代表会议制度,每个街道设有30到50名议政代表,由省市区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共同组成,定期就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召开议政代表会,使人大代表与老百姓交流更加密切,开通了一条民意表达的“直通车”。苏州市相城区澄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陈鹄表示:“区人大代表可以发挥他依法履职的优势,议政代表可以发挥履职热情高、还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同时人数上的优势还可以形成一个监督的合力。”

  记者在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的人大代表之家,见到了街道议政代表陆林发,他同时也是苏州市相城区的一名区人大代表。去年,张庄中央公园安置房一期被区人大列为了重点督办的安置房建设项目。房子该怎么建?老百姓有话要说。听民声、传民意,议政代表,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陆林发告诉记者,议政代表在收集了老百姓提出的意见后,出面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进行沟通,前后共召开了6轮的建设方案修改、修编会议,最终将方案在网上公示,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后,才开工建设。

  同时,街道还建立了人大代表之家,社区建立了代表接待站,依托这些组织,人大代表深入选区接待选民,收集意见建议;各选区以街道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将全体街道议政代表分配到固定网格内,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以最快的速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陆林发说,目前中央公园安置房一期已经顺利开建,后续他们还将开展各种监督工作。他认为,通过议政代表会议制度,特别是在接待辖区里,老百姓有事儿知道要找谁了,人大代表也和老百姓也更交心,无论从接待群众、视察监督重点民生工程等各方面来说,开展的工作都更加“接地气”,探索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途径,拓宽了政情民意传递新渠道,同时也不断推进基层人大工作与时俱进。

  11月13日,江苏地方人大干部培训基地苏州分基地在苏州会议中心正式挂牌。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孙昕 编辑/俞思琼)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