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丰村是城厢镇最北的一个村,随着康居特色村庄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推进,万丰村的路宽了、平整了;河里的水清了、岸绿了;
还配套建成了一批小游园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
村庄整体环境提升后,村民们纷纷开始美化自家的庭院,让生活环境更美好。
村民们都是怎样美化自家的庭院的呢?
有啥妙招?
一起跟随小编去看看!
杨师傅家在新提档改造的毛柴路边,东面就是万丰村打造的农旅亮点——三水一宅,西面和后面都有小河,环境很不错。走进杨家的小院子,可以看到石板铺设的地面平整又气派,院子的东南角上特地留了一小块绿地,种着草坪和一些小树,院中西侧沿河的绿化带上,不仅有草坪、树木,还用鹅卵石铺设了一条小游道,并错落建造了养鱼池、凉亭、秋千架、葡萄藤架和庭院灯,绿化带和新房子相映衬,整个庭院显得特别漂亮。
顾师傅则把庭院打造的重点放在后院,村民们都夸他家的后院就像个“微型江南园林”。顾家后院主体是绿地,上面有草坪,有走道,也有黄杨、鸡爪槭等树木,后院的东南角上有一个大凉亭,里面放着木制八仙桌和条凳,西面则是一个木廊,直通小河边。
周师傅家的庭院也受到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他家庭院最大的特点是充分利用房子翻建时拆下的旧材料,进行了“绿色改造”。像房前的两个花坛都用拆下的旧瓦砌成;院中放杂物的小房子用旧木板钉制而成,粉刷了灰白相间的油漆后,像公园的小木屋一样漂亮;后院的木廊道也充分利用旧木料制作,既美观又坚固。
除了新建房屋的村民纷纷扮靓庭院外,没有翻建新房的村民同样把院子装饰得整洁美观。
王师傅家的是旧房子,但不管房前还是屋后都很有特色,王师傅家前面是一条名为总娄沟的河道,他沿河建了藤架,种上了紫藤,还把旧车轮胎加工成秋千椅,安装在藤架上。他还在藤架的东面,用水泥筑了盆景台,放置了各种盆景。王师傅家的后院种了很多树,还铺设了走道,行走其间,就像穿梭在苗圃中。
万丰村工作人员告诉小编,万丰村在整体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持续引导村民进行美丽庭院建设,今年还推荐了50家农户参加苏州市的美丽庭院评比。
目前万丰村的很多农户都在翻建新房,相信今后美丽庭院会更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