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有千秋业,胸无一点尘。”
这幅挂在书房的自书对联,是祝嘉先生一生为人艺的写照。他撰写了中国第一部《书学史》,开创了书法比较学,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碑学大家。有人说只要是研究中国书法,苏州的祝嘉先生是绕不开的丰碑。
今天下午(11月12日)祝嘉诞辰120周年书法展在苏州吴门书道馆举行,一百余件展品,其中包括祝嘉与名家互通的书信、老照片以及其收藏的文玩雅物等,来自清华大学、苏州大学、江苏省书协等学者专家出席了本次展览。
书学界奇才
祝嘉出生在海南文昌一个文人家庭。自幼与书法结下缘分之后,一生酷爱,八十余载仍然不移初心,呕心沥血。42岁写成《书学史》一书,于右任先生作序出版。我国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曾和他通信,探讨中国的书法文化。
祝嘉的书学论著享誉海内外。他一生笔耕不辍,共撰写书学专著70种计360余万字。
展览 祝嘉所著《学书大道》
笔有千秋业
除了书学论著,祝嘉的书法造诣极高。在今天的书法展上,展览了很多祝嘉的篆、隶、楷、行、章草、今草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吸引了很多书法爱好者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在下午的书学研讨会上,王玉良对这次展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道“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看到专门的书道馆,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这与苏州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祝嘉的书法基础是分不开的,这个书法展展现了辉煌的苏州书法成就。”
“从北京一路来到苏州,一走进展厅,就非常的激动。祝嘉先生与我是忘年交,我把他当做老师,他把我当做朋友。”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玉良告诉看苏州记者,今天展览有不少是祝嘉在苏州期间完成的作品,而这些都是祝嘉与苏州缘分的见证。
展览 祝嘉案头使用的文房四宝
胸无一点尘
书法能反映书者的才学、志趣和精神气质,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书如其人”。祝嘉为人质朴、随和、真诚,不求闻达,不附显达。
“他给我们上课时声音洪亮,讲一口难听懂的海南话。我的一些缺点他直言批评丝毫不留情面。除了严厉,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祝先生看人时那双清澈坦荡的眼睛,这是由内而外的修养到了一定境界才有的眼神。”祝嘉的弟子在研讨会上同大家分享着自己和先生的往事。
展览 祝嘉信件
“祝老很喜欢写‘拙诚’两字。我们与祝老的交往中,也深感祝老为人确实如此。”苏州著名书法家葛鸿桢先生说道。
展览 祝嘉所著《文字学》 《金石学》
据悉,本次展览由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展览将持续至12月22日,每周一闭馆,市民们可免费观展。
(来源:看苏州 编辑/李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