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国家的外国学员参观考察“中林”产业城 分享中国“港工贸一体化”的林业经营方式

2019年11月08日 16:57:17 | 来源:新闻镇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1月6日,参加2019年“一带一路”国家林业产能合作官员研修班的外国学员,到中林(镇江)生态产业城参观考察,对产业城的发展规模和现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并表达了加强交流合作的愿望。据了解,研修班有来自泰国、埃及、巴西、古巴等13个国家的37名学员参加,他们是林业、农业、工贸和资源等相关领域的官员、研究人员和企业家。

  据这次研修班的项目官员蔡函江介绍,本次研修班由国家商务部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承办。该班旨在分享中国“两头在外”的林业产业链和经营方式,加强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合作,构建林业国际产能合作平台,促进中国林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微信图片_20191107183405.jpg

  研修班的学员们先后参观考察了木材初加工区、新民洲港、木材堆场以及木业先进制造区(一期)建设项目、川雅乐器木业生产现场等场所。每到一处,学员们都认真看、仔细听,不时提出相关问题请求解答。

  来自莫桑比克的乔阿求姆是该国索拉法省土地、环境和农村发展局的一名官员。在参观过程中,乔阿求姆显得很兴奋,一会儿拍外轮、拍吊塔,一会儿玩自拍,一会儿又和同伴合影。乔阿求姆告诉记者:“很高兴来到中国参加这次研修班,很高兴来到产业城,这里的一切,让我感到很震撼、也很有想法,是‘一带一路’把我们联系起来,我很想为一带一路’多做一些工作。”

  马西奥则是来自巴西联邦戈亚斯大学的一名教师、林业学者。马西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巴西林业资源十分丰富,通过这次参观考察,改变了我对木业生产、贸易的固有看法,我认为巴西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广泛,我愿意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微信图片_20191107183407.jpg

  项目官员蔡函江在随后进行的座谈交流会上致辞。蔡函江说,举办林业产能合作研修班,对该中心来说尚属首次。学员们从杭州不辞辛劳地来这里参观,当然不仅仅是来品尝镇江的香醋,或者来体会这里的文化和浪漫,更重要的是让学员来参观感受中国林业“港工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学习和交流林业产能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搭建交流和合作平台,促进“一带一路”开出绚丽的花朵。

微信图片_20191107183410.jpg

  记者了解到,中林(镇江)生态产业城位于新民洲,处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交汇处。2016年10月,中国林业集团与京口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在新民洲开发建设中林(镇江)生态产业城。当前,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发展热度不断提升,新民洲港跃居全国木业单体港口第二位,木材初加工区一期建成投产,木材初加工区二期、烘干区、能源岛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港工贸一体化发展正由蓝图变为现实,正朝着中国最大的木材储备基地、中国进口木材第一港以及中国木材精深加工产业的引领区、示范区、辐射区这一目标奋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