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近日在苏州召开的2019产业互联与数字经济大会上,工信部发布了2019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双跨平台),徐工、海尔、用友、浪潮、华为、富士康、阿里等10家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榜。制造业大省江苏凭借徐工“汉云”夺得工信部确定的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席位。
脱胎于徐工集团的徐工信息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堪称“最懂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是目前国内唯一已经实现盈利的工业互联网平台,1-10月收入增长55%,利润增长150%。
徐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启亮表示,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和开发,汉云平台目前已连接设备76万多台套、设备总价值超6000亿元,平台上沉淀了大量工艺和行业知识,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或者合作伙伴使用。 “平台还累计培育了设备画像、智能化物流、预测性维修等10大高流量工业APP,使用者覆盖‘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工程机械、新能源、有色冶炼、风电等63个行业,企业可借助平台低成本、高安全地实现数据信息的按需共享。”
如泰隆减速机作为零部件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其设备综合效率OEE不到40%,设备运行情况也无法有效感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转型升级。而利用汉云平台,泰隆优化了生产现场的工艺路线、设备使用、计划排程、质量管理等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3.6%,提高计划达成率8.3%,一次成品率提高了2.1%,实施之后机床维修成本每年节省了300万元。
面对中小企业主动试水工业互联网的趋势,从2018年到2019年,汉云平台服务中小企业占比从30%提升至52%。张启亮表示,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程度本身不高,工业互联正在推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高质量发展助推器。同时,工业APP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易部署、见效快、易推广,是汉云平台赋能中小企业的重要抓手。也正因如此,汉云平台入选了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全国仅有的三家“五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一。
不过,在大会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也坦白地说,“不敢用、不会用、用不起,是目前工业互联网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工业互联网已不是新鲜的概念,如何让更多企业享受“工业+互联网”的红利,推动制造转型?与会人员认为,还需从平台和应用场景上着力,让工业互联网平台继续“进化”。
省工信厅副厅长胡学同表示,我省从政策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三方面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无论是从整体的实施意见、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还是从两化融合贯标、工业APP的发展,都制定了三年的行动计划。”下一步我省将在13个重点产业集群中,分别打造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该领域的中小企业赋能;并完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资源池”,把能够提供各行各业解决方案的企业、机构聚集起来,促进应用端和供给端更好对接。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