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
入秋以来
江苏各地一直处于“干渴”状态
没有充沛雨水助力
气温也难以被送入“深秋”
小编从江苏省气象台获悉,今年秋季以来,江苏大部分地区雨水稀少,南京、镇江、常州、扬州、泰州、盐城西南部及淮安南部近50天降水不足10毫米,为1961年来同期最少,出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专家分析,这一轮气象现象与厄尔尼诺气候大背景有关,表现为秋季风速小、气温偏高、冷空气活动少,不利于形成降水。
江苏气象发布
虽然未来三天晴好天气居多
但11月7日冷空气南下
气温稍有下降
11月6日夜间-7日白天
江苏将有一次弱降水
这次降雨只有沿江苏南地区
是的
盐城依旧没有雨
预计未来5到7天
江苏干燥少雨天气将持续
但是
重点来了
冷空气已经安排上了!
最新消息
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
冷空气正在酝酿“大计划”
下周
11月11日开始
将有一次强冷空气
自西向东影响我国
(除了“剁手”还要冻手了)
雨雪范围较广,降温猛
南方也将加入雨雪、降温阵营
长江及其以北大部地区
平均气温将下降6~10℃
气象部门预测
即11月11日这一股
席卷全国的冷空气
可能会“憋个大招”
影响较为明显
预计到11月15日
南京最高温仅有13℃!
秋裤该安排上了!
好在
还有个好消息来暖心……
今冬是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叶殿秀表示,根据会商预测结果,今年冬季,我国是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
叶殿秀表示,从预测来看,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气温接近常年或者比常年偏高,出现冷冬概率几乎为零,但并不排除期间有气温高低起伏的变化。
预计2019-2020年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总体以纬向环流为主,东亚冬季风较常年同期偏弱,东亚槽偏弱、偏东,这就意味着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弱,我国北方地区静稳天气发生概率较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秋冬雾天要当心
中国气象局提醒,11月进入寒潮多发季,也是寒潮爆发次数最多月。各地需加强防御强降温和大风天气对生产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同时注意防范局部低温雨雪和霜冻危害。
另外,11月,中东部地区已进入雾、霾天气多发季节。各地需防范因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染物增多,对道路交通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想必很多小伙伴都记得
“秦岭-淮河”一线
这条线在中学地理教材里
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划分了地理上的南北两方
还是一条“供暖线”
“北方人过冬靠暖气,南方人过冬靠一身正气”“你在北方的暖气里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晴空下冻成冰棍”……随着百姓生活需求的提高,近年来,每到寒冬,南方供暖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当前,北方一些城市陆续开始集中供暖,在部分南方城市,冬天“取暖靠抖”的情况已发生明显变化。近年来,武汉、合肥、长沙等城市的部分城区,在冬季已开始进行集中供暖,有的城市则正在规划建设供暖项目。位于南京市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正在兴建多个取水泵站和能源站,计划2020年初江北市民中心和服贸大厦等公共建筑正式集中供暖。
合肥热电集团集中供暖的小区已达到189个,小区居民11.5万户,供热面积2500万平方米,供热范围已覆盖合肥市主城区和三大开发区。
在湖北武汉,目前武昌地区的几个靠近热电厂的片区已享受到了集中供暖。武汉还将在汉口西部及汉阳地区各布局一座大型热电联产机组,供暖范围可辐射东西湖区、硚口区和武汉开发区。
江苏扬州加大供热管网建设力度,位于瘦西湖景区的凤凰水岸等多个小区将实现集中供暖。
隔壁兄弟城市扬州
都要供暖了
盐城小伙伴
没事
咱一身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