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徐州的冷空气依然疲软,晨凉午暖的情况继续,但大家期盼的雨水却持续“失踪”中。
上午9时,雨水君就只在新沂北部的苏鲁交界处冒了个泡,之所以说是“冒了个泡”,是因为这场“很局部”的降雨降水量基本都在5毫米以下,最大的降水量也就达到了5.3毫米。
江苏50多天无明显雨水
截至11月3日16时,江苏上周基本无降水,继续天干物燥的模式。不少小伙伴早就注意到了,今年秋天的雨水偏少,十分干燥。自9月中旬以来,江苏全省多晴少雨,江淮之间中部和苏南中西部50多天累计雨量均不足10毫米,沿淮地区基本在30毫米以下,淮北北部36.8~6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除江苏西北部和东南角以外,降水偏少七到九点九成,江淮之间中部和苏南中西部降水量创历史同期新低。
从刚刚过去的10月来看,全省的基本站中,只有启东站的月累计降水达到100毫米以上。10月以来江淮之间大部及沿江苏南中西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少,较常年同期偏少八成以上。目前,徐州东部、连云港、江淮之间中部、南京、镇江、常州地区、部分高亢地区已达到中度以上干旱。
“11月6日夜间到11月7日白天,沿江苏南地区将有一次大家期盼已久的弱降水,但作用不大,整体的干旱还将持续。何时出现明显降水,现在还无定论。”省气象台专家告诉记者。
今年为啥这么旱
省气象台专家表示,由于近期江苏地区主要受西北气流控制,空气干燥,没有明显的东风回流将海上的水汽输送过来,缺少暖湿气流的配合,冷空气只能“单兵作战”,加上近几次冷空气气势比较弱,无法形成大范围降雨。“而且,目前呈带状分布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位置偏西,阻挡了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向我国输送。”气象专家说,尤其是10月15日以来,在秋阳的加速“领跑”下,江苏省内气温明显回升,江苏入冬的脚步一直比较迟缓,长期不降雨,再加上气温偏高,加剧了旱情。
根据市气象台预报,4日夜里到5日,徐州及周边地区多云到晴,偏北风转偏东风3到4级,气温6℃到20℃。6日多云,偏东风3级左右,气温6℃到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