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见“真”才有效

2019年11月04日 16:03:35 |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加强园区非公党建……连日来,徐州泉山区各级领导干部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关要求,带着课题下基层,带着问题寻良策。一项项调研成果的背后,聚焦全区发展的重点难点;一项项务实有效的举措,正在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钥匙”,专题调研真正实现了全覆盖、见实效。 

  毛泽东同志早在1957年就指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在这次主题教育中,泉山区处级领导每人明确一个调研课题,示范带领各级班子成员沉入一线察找实情,不打招呼直击痛点,精准聚焦寻找良策,充分体现出一种“真”字当头、“实”字打底的好作风、好形式、好举措。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调研只有察实真情况,找准真问题,下足真功夫,才能有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真正取得调研实效。

  要“真”调查。“四不两直”是这次主题教育专题调研的一项硬性要求。要想通过调查摸清实情,就要眼睛向下、身子俯下、架子放下,到基层一线去找答案。只看表象化的“盆景”,就会错过真正的风景;“绕着问题走”,就无法发现工作需要改进和着力的地方。要在“看”“听”“谈”等方面去真做、实做。亲自到现场察看工作推进落实的境况、难题解决的成效,用现实成果验证调查结果;沉到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基层一线,深入呼声强烈、怨声较多的群众当中,“面对面”甚至“一对一地”进行沟通交流,不怕逆耳声,品味牢骚话,听出基层和群众的衷言心声;善坐“矮板凳”,多讲百姓语,向基层干部、普通群众心交心地询长问短、寻根求源。这样才会使调查有温度、有深度、有精度,才能确保调研取回“真经”。

  要“真”研究。在细研中找“真味”。调研调研,先调后研。现实工作中,不少有效破解难点问题的招数,往往都是全面分析、深入思考、反复研究出来的。现在有些干部研究一些课题和问题,往往自主性、随意性较大,有的搞“搬抄式”研究,依靠“网络模版”,看到网上类似材料就拿来套用,研究问题缺少个性化思维;有的搞“漂浮式”研究,热衷于就事论事,缺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定力,等等。提高“研究”的质量,就要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分析深刻化,既要拓宽渠道、灵活方式,真正弄清问题“是什么”;还要通过精准地获取信息、解剖案例、分析数字等,研究问题背后的“为什么”“做什么”。问题发现在基层,智慧出自于群众。要充分发挥民智,更多地问计于民,从中找到更多更好破解难题的“金钥匙”,真正让系统化、精准化的思维贯穿专题调查全过程,使调查之后的情况分析更有准星、问题研究更有分量。

  要“真”解难。调查研究贵在解决问题,不能“调研一阵风、事后一场空”。泉山区级班子领导聚焦多项调研课题,逐类列出问题清单,逐项研究解决办法,不解决问题不撒手、看不到成效不收兵,彰显出真攻坚、真解难的作风和定力。时下,全市各级都在深入推进专题调研和专项整治工作,解决问题要有精度,既要解决表象问题,还要消除问题症结真正实现标本兼治,不能简单就事论事,避免出现“树倒根存”;解决问题要有力度,要看整改措施有没有落实到位,整改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所有问题有没有全部“结账”,避免出现“夹生饭”,切实让基层和群众看到通过主题教育给他们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