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大地歌者——郑剑君中国画作品展”将在泰州美术馆开幕,作为泰州文化百场活动、泰州美术馆专业人员系列汇报展中的重磅活动之一,此次画展备受期待,画家郑剑君将带来一场怎样的中国画“盛宴”?
郑剑君
曾用名建军,(又名杰文)徐州丰县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副教授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江苏省美协理事、泰州美术馆(书画院)副馆长、泰州中国画学会会长、 泰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先后师从于江苏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杨振廷;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博士董文运。
连续三年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术展览上获得最高奖。参与江苏省重大题材主体工程创作,2012年,作品《好信息》被评为泰州市首届文艺精品创作“银杏奖,2011年8月,被评为泰州十佳文化新人,2016年作品《黄桥决战》被列入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作品获奖、参展:
2006年8月 创作连环画《美丽的秦皇岛之-碣石山的传说》,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7年7月 作品《乡里人-之一》入选江苏省中国画人物画展,获银奖
2010年7月 作品《乡里人》入选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展,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2011年5月 《好信息》入选2011年全国中国画展,并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2012年 《泥腿汉子》荣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12“八荒通神·哈尔滨中国画作品双年展”优秀奖(最高奖)
2015年 《黄桥决战》获江苏省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2018年 《黄桥决战》获泰州市政府文艺奖金奖
2018年 《高原阳光》荣获首届泰州美术奖
在泰州书画界,郑剑君似乎是与土地联系最紧密的创作者,数十年里,他的画笔一直没有离开土地以及那一群在土地上生活的普通人。这一次,他将画展的主题定为“大地歌者”也是这样的缘由。“是因为我对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也许新时代有太多可以去表现的东西,但我还是喜欢创作以农民为题材的主题画。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与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息息相关。另一个方面,我来自于农民家庭,自己原来也是农民,和农民有一种天然割不断的情愫。因此,我相信笔下的人物形象能够贴近中国农民的精神实质。”郑剑君在画展自序中这样写道。
郑剑君的家乡在徐州丰县,出生于农家的他,幼时并没有机会学习绘画,然而,他却对村里墙上的宣传画、偶尔得到的一本小人书上的图画十分痴迷,因为这份生命最初的无缘由的喜爱,他常常拿着粉笔甚至一截树枝在乡间的砖墙上、田间地头忘我地画起来。
等到初中毕业,进入大城市谋生,郑剑君发现,自己以前画的全是“野路子”,他排除万难,走进画室,四处拜师,开始接受相对正规的素描、色彩基础训练。
“那些年里,我先后做过建筑工、送货工、保管员、工会干事、企业办公室主任,画画都是见缝插针的事情。”郑剑君说,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使得自己有机会接触最底层的劳动人民,能深刻体察他们真实的面目和生活。“我经常拿起速写本,来到车站、菜场等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画速写,捕捉每一个精彩生动的形象。这些经历,成为我今后人物画创作的素材宝库。”
此后,他又进入高校,拜师杨振廷教授、董文运教授以及陈钰铭教授。“他们深厚的绘画理论和实践功底,以及对绘画艺术的独特见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让我从‘门外汉’进入到艺术的殿堂。”
经过多年的默默耕耘,收获随之而来。2007年,他的国画作品《乡里人》荣获江苏省首届人物画展银奖,同年,另一幅作品《乡里人系列之一》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百家金陵中国画展,得到了著名画家刘国辉先生的肯定,之后,由其创作的一系列以农村和农民为题材的作品不断呈现。《乡里人》、《好信息》、《泥腿汉子》连续三年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美术展览上获得最高奖(优秀奖)。
目前,郑剑君担任泰州美术馆(书画院)副馆长、泰州中国画学会会长、泰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虽然,这么多年一直在创作,但是还没有什么机会将自己的作品比较全面地展示出来。”郑剑君说,此次画展就是一次自我总结与汇报。
据介绍,此次画展共展出郑剑君创作的中国画作品约70幅,创作时间跨度达10年。展出的作品中有的是以农民为主题的主题创作,有的则是以泰州元素为内容的作品,还有不少是其近年来对传统水墨画进行研究的创新之作。
郑剑君期待人们能够在这些作品中看到一个创作者对时代、对社会的关注,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
此次画展将于11月5日上午10点在泰州美术馆开幕,展览时间将持续至11月16日,展览地点:泰州美术馆四楼展厅,欢迎大家前来观展。
(来源/泰州晚报 编辑/蒋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