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钻研十年 徐州陶艺家复原失传三百年的黑紫砂技艺

2019年10月30日 22:04:1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说起黑紫砂,可能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紫砂壶"咱们听过,黑紫砂又是什么呢?其实,黑紫砂是明清时期宜兴窑场在烧造紫砂壶时、偶然得到的一种高温黑色紫砂器。由于黑紫砂的稀缺和烧制工艺的偶然性,使其在清朝后期、完全消失在人们视野里。可喜的是,从徐州走出的一位绘画家、陶艺家袁野先生,历经十年,终于寻到了这烧制黑紫砂的特殊技艺。

  黑紫砂,不仅外表呈黝黑色,而且胎体断面也漆黑,表里如一。一般来说,黑紫砂都是在明朝和清朝进贡到宫廷,供皇家使用的,民间难得一见。在清朝过后,这种技艺更是一度失传。

  来自徐州的绘画、陶艺家袁野,老家在江苏沛县,1988年,他离开家乡,去江苏宜兴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系读书,后来,在绘画上成就斐然。2005年时,袁野跨行研究起了黑紫砂。而在研究的十年内,他曾多次只身一人待在宜兴深山里自建的窑场内,反复烧制、重做、再烧制,只为成功复原这种失传三百年的黑紫砂烧制技艺。

  对于袁野来说,追寻这样一种早已失传的手艺,稍微有点动摇,可能就放弃了。可为了心中的那束光,袁野还是坚持了下来,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终于,2015年,袁野利用紫砂泥料,在宜兴用1300摄氏度高温,用古已有之的工艺,烧成了黑紫砂壶等器皿。目前,黑紫砂工艺技艺被收入上海闽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袁野为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回馈家乡多年来的滋养,今天(10月30日),袁野也带着自己的《砂壶尚黑袁野黑紫砂器作品展》来到徐州,在徐州博物馆进行展出。整个作品展包含90件黑紫砂艺术作品、以及22件书法作品,展出近一个月,也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艺术感官体验。

  (来源:《零距离》记者/胡艳 编辑/赵恩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