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粉妆巷百年老手艺 小小酱牛肉频频走出国门

2019年10月27日 16:24:29 | 来源:扬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老扬州”都知道,市区粉妆巷里有“三宝”:牛肉、水面和烂面烧饼。随着气温下降,粉妆巷的牛肉生意开始迎来旺季,每天的销量不断攀升。记者日前走进这家牛肉店,发现一块小小的酱牛肉频频走出国门,这也说明了扬州老手艺人的真功夫。

孔令柔在店中忙碌。陈晨 摄

  百年老手艺,祖孙三代靠卖牛肉谋生

  “老孔,给我挑一块腱子肉,姑娘回来了,就好这么一口。”近日,家住江都区的七旬老人何美凤倒了两趟公交车,专程赶到粉妆巷北巷口这家牛肉店,只为购买一块五香酱牛肉。

  酱牛肉哪里都有得卖,为何何美凤非得赶到老城区的粉妆巷来购买?“逢年过节、招待客人,餐桌上放上一盘酱牛肉已成习惯,我们尝试过很多家牛肉店的牛肉,唯独这里的口感最好。”何美凤在这家牛肉店购买牛肉已有20多年。

  记者在粉妆巷41号注意到,这里既是住家也是牛肉店,每天临近饭点,狭窄的巷口就会排起长长队伍,有人甚至经常将一块酱牛肉当成“扬州特产”,不远万里带到国外。

  “我开这家店已有40年,从我外公就开始做酱牛肉,老手艺已经延续了100多年。”这家牛肉店的店主、今年67岁的孔令柔介绍,1979年,她便跟在母亲后面学习祖传酱牛肉的技艺,之后便在粉妆巷开了这家牛肉店,至今已有40年的时间。

  从满头青丝到两鬓花白,孔令柔一直坚持自产自销,用独特的祖传腌制手法,吸引了一大批回头客。选材、分割、腌制……一块酱牛肉从生肉到销售有十多道工序。

  “好口味主要源自卤子,母亲传下来的‘老卤’已经用了50年。”孔令柔坦言,她做的是“良心生意”,绝不在牛肉中放任何添加剂,始终坚持牛肉本身的香味。

  一年仅营业8个月,“随性子”实为高品质

  肉香不怕巷子深,按照常理来看,只要店面营业,天天都有生意做。不过,孔令柔的牛肉店却很“任性”,一年只营业8个月。

  “每年从9月份开始营业,来年6月份就歇业了。”用孔令柔的话说,很多牛肉店全年营业,但是她做不到,由于她家的酱牛肉不放添加剂,在高温季节难以保存,为保证品质,她直接选择歇业。100年的老手艺、40年的坚守,在孔令柔的心中,品质是她经营这家牛肉店的“生命线”。

  “进货前先验货,每一批牛肉,我都会先拿50斤回来实验一下,确定品质不错,我才会下订单。”40年来的经验积累,让孔令柔练就出一双“庖丁解牛”的眼睛,牛身上的不管哪个部位,只要她看一眼,就能准确地辨识出来。因此,品质不好的牛肉,绝对逃不过她的“法眼”。

  随着气温下降,扬州人都有吃牛肉的习惯,今年的酱牛肉市场如何?“今年的生牛肉价格就涨了11元/斤,酱牛肉也出现了涨价,正常要卖到90元一斤。”孔令柔表示,虽然肉价出现上调,不过对她的生意影响并不大,目前每天营业额维持在3000-4000元,“牛肉销售旺季在11月-次年3月,春节前几天最忙,一天都要卖出一头牛”。

  (来源:扬州日报 编辑/沈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