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一夜之间还没反应过来,院子里的树梢间就多了几分暖色。然而即使个头很小,吱吱呀呀地凑在了一起,也好像有了底气,不甘示弱地在转凉的时节标记自己的味道。
嗯,江南的秋天,是桂花味的。
桂花虽小但其味奇香,李清照曾称其为“花中第一流”。而在金桂、银桂、四季桂和丹桂四大品种中,又属金桂最为撩人,远近之间,闻到的香气大多都是金桂的味道。满城尽是桂花香,而唯有将这味道锁进吃食之中,才不算辜负了这一遭花事。
苏州的腌渍桂花大体分咸甜两派,最常见的糖桂花就是甜派的代表;而咸派的腌桂花则以光福地区的梅酱桂花和七都地区的腌桂花最为有特色。
上好的腌渍桂花都得从“采”开始,这可是很有讲究的。光福地区采桂花大都在腰间挂个篓子,七都地区则是在胸口挂上一个布袋子。借梯登高够到了桂花枝,用指尖轻掐桂花根部,一朵一朵地摘下,前者抓满了一把就放进篓子里,后者则更讨巧一些,花会顺势落入胸口的袋中。如此使桂花不散,香气凝聚。
还有种更传统的敲打法,用竹棍等物体敲打桂花树枝,在树下用东西接着,这固然提高了效率,却很难得到完整的花型,摘了半箩残瓣,却也是白费功夫。
采下的桂花都得经过手工挑选,处理干净之后才能开始腌渍。糖桂花最简单,找个广口的罐子,一层桂花一层糖的往里面码,压紧实了就能封起来,随后等糖慢慢融化浸润到每一朵桂花里,那种香甜别提多幸福了。
光福的梅酱桂花顾名思义食用咸梅酱与摘好的桂花放在一个罐子里腌渍,这样出来的腌桂花香气袭人,同时能有一种梅子的鲜甜,特别美妙。
梅酱桂花
至于七都的腌桂花,那就更特别一些了。是和长枳一起腌渍。长枳是一种类似青柠的果子,其貌不扬,但却有一种特别的香气。
长枳
比起柠檬,它多了一丝甜香,和橘子一比,又多了一份清香。单吃起来酸涩,但是和甜美的桂花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天作之合。当然把他们撮合在一起的月老是盐,三者的奇妙搭配,入口甚至让人有赤霞珠的回味。
调理好之后盖上封口,桂花的香气就这样保存了下来,留个念想,待到来年花开品其香。
不知道创出糯米藕的是哪一位老吃客,但多亏了他,减肥路上的障碍又多了一重。到了桂花季,限量的桂花糖藕一出,更不要提减肥什么的,只剩下了贴秋膘。
糖藕是在填充糯米以后蒸制而成,爽脆的藕片在蒸过后多了一份“娇柔”,而最后撒上的桂花给这个丰满的小娘子披上了一层婚纱,妆点好一切等着“出嫁”。
吴语里头,较少听到“喝酒”这个词,都是“吃酒”居多。江南人喜静好酒,什么时节吃什么酒,何时何月酿下的酒,几时几辰再启封,都是学问。要说和江南秋天最搭的CP,一定是黄酒,甜软香糯,是糯米、黄米等细粮酿的,温柔绵长。
当黄酒遇上桂花,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温和的黄酒沁入了桂花的香气,桂花星星点点飘在杯盏上层,琥珀色的液体此刻显得温婉雍容。桂花酒香甜醇厚,入口先是微甜,平滑流畅,几口酒下肚后嘴角已经弥漫着桂花的清香。任何一个寻常的日子,都会因为这一口甜酒,而变得诗意撩人。
糕团点心也不能不蹭一下这波热点。糯米粉加上一点粳米粉,比例调和得恰到好处,咬下去虽然软糯,却是当断则断,绝不拖泥带水挂牙牵齿。
虽说花入糕点并不稀奇,但桂花糕吃起来格外香甜,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气,入口是略带嚼劲的软韧,好像江南女子的形象也随之在脑中浮现。
来吧,一起品一朵桂花的甜美,赴一场秋食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