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个大变化,影响着太仓71.92万人的出行!

2019年10月25日 11:54:43 | 来源:太仓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跨越70年发展,太仓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感受到了吗?

  高速路四通八达,国省道联线成网,农村公路纵横交错,水运航道通江达海,客运货车驰骋各地,在建和规划中的铁路多条……城市经济因路而活,乡村发展因路而兴,百姓生活因路而美,交通跨越式发展,不仅打开了城市发展的新大门,也联通了市民的美好生活。

  阔步迈进高铁时代 

  2014年,太仓境内第一条铁路沪通铁路一期开始建设,结束了太仓“地无寸铁”的历史。

  如今,太仓境内第二条铁路南沿江城际铁路也顺利开建,向“高铁时代”迈出实质性一步。

  接下来,太仓港疏港铁路、沪通铁路二期也将相继开工。此外,北沿江铁路、苏锡常城际铁路以及上海市域铁路嘉闵线延伸线也正在规划研究中。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太仓抢抓机遇,深度融入上海,加速构建“5+1”轨道交通枢纽体系。今年是太仓打造江苏进入上海重要枢纽节点城市的开局之年,市交运局不断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和场站基础设施,打通断头路等,推进嘉昆太协同创新圈发展,争做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区。

  城乡公路路畅景美 

  回想70年前,水乡太仓窘于水路出行,道路运输受限。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太仓新建砂石路、实现黑色化、修建高速路、打通断头路……出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5年, 太仓境内拥有公路15条,总里程142.70公里。1987年,太仓黑色化路面建设指挥部成立,对境内砂石公路拓宽改建为沥青路面,至1990年实现县乡公路全面黑色化,于是,太仓不仅有了道路,改变了以船运为主的交通格局,还铺设了沥青。

  进入新世纪以来,太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等级公路加密,高速公路开始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太仓大力推进交通路网体系建设,搭建了“七纵八横九连接”多层次主干公路网以及六纵六横”市域快速通道和遍及乡村的高等级农村路网。

  如今,太仓的农路不仅仅是路,也成为一道道靓丽风景线,点亮了城市文明的窗口。

  数据显示,目前太仓建成公路总里程达1340多公里,农路里程1170公里,各区镇基本实现15分钟上高速,30分钟进市区的交通圈。

  出行方式更加多样 

  2009年,汽车客运站建成投运,同年9月,组建了太仓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开启了太仓道路客运事业发展的新纪元。

  2015年,城市航站楼出现在客运中心站内,弥补了太仓市民空中出行的空缺。

  1983年,太仓组建了县农村公共汽车联营公司,开始营运早期的“环城车”。

  上世纪90年代,公交经营模式由公营转为承包,大家熟知的“招手车”应运而生,城市公交、城乡公交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公交发展的脚步进一步加快,经历了扩容、收编、整合,实现了公司化经营。

  2013年,市公交公司正式重组完成,奏响了太仓公交发展新篇章。截至2018年底,太仓共有公交车268辆,其中新型能源公交车占比42.4%,营运线路67条。

  目前,全市建有农村客运站、公交枢纽、公交首末站等9处,基本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乡镇为节点、道路为纽带、 站场为依托、连接城镇、辐射乡村的市镇村放射状三级公交网络体系。未来还有太仓站、太仓南站等铁路枢纽在太仓落地。

  1980年,太仓第一辆私人轿车——丰田牌汽车登记上牌,这也是太仓当年唯一的一辆轿车。而现在,私家车已成为太仓大多数家庭的标配,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太仓民用汽车保有量23.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0.1万辆。汽车成了代步工具,市民出行舒适又便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