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诺奖成果最快落地!吴中人民医院开出苏州首张罗沙司他处方

2019年10月24日 16:09:01 | 来源:名城苏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苏州首张罗沙司他处方 图源:吴中人民医院)

  10月22日,吴中人民医院开出了苏州首张罗沙司他处方!这意味着,一批肾性贫血患者将可以直接在苏州开具处方,购买到这款新药,这也是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成果一次最快的“落地开花”。

  此次被开具出苏州首张罗沙司他处方的是40多岁的市民沈先生,他身患肾性贫血四五年了,一直依靠定期皮下注射促红素及静脉输注铁剂进行治疗,除了长期饱受治疗之苦外,效果也并不是很好。

  昨天吴中人民医院迎来了第一批罗沙司他,恰好赶来复诊的沈先生便在医生的建议下率先用上了该药物。“一共配了三粒,每粒50毫克,一天隔一天吃,一周后来复诊。”吴中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范茂虓叮嘱沈先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周后沈先生的血红蛋白含量就会由目前低于常规的89g/L(正常人为130以上)逐步上升,之后再长期补充用药就可以维持比较好的效果。

  “我们很多肾性贫血患者之前就在关注这个新药,一直在打听到底什么时候能用上,没想到我这么快就用上了。我准备先服用一阶段,看一看效果如何,希望真的能帮助到我们。”沈先生有些激动地表示。

  (范茂虓 摄影:王子琦)

  吴中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范茂虓告诉记者,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低,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以往肾性贫血患者需要长期口服铁剂,同时每周到医院注射促红素,病情严重的,还要住院输血,是一个相对痛苦的治疗过程。但有了罗沙司他后,患者可以通过在家口服药剂,促进身体自行分泌促红素和改善铁的吸收,大大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能缓解皮下注射带给患者的痛苦。

  在今年10月7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上,来自美英的三位科学家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格雷格·塞门扎获得了这一奖项,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可用性”。 而罗沙司他正是全球首个利用这一机制研发的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

  缘何诺贝尔奖的成果获落地转化的如此之快?范茂虓表示,三位科学家关于“感知和适应氧可用性”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 90年代,1995年取得了突破性的发现和进展。自那之后,围绕着这个发现,全球范围内多地都在进行后期临床研究,这其中就包括了在中国开展Ⅲ期临床试验的自主研发的新药罗沙司他,这个药物由瑞金医院肾内科陈楠团队牵头,历经8年讨论和临床研究,最终于2018年底在国内率先获批上市。

  (罗沙司他目前的价格 图源:吴中人民医院)

  “不是诺奖落地转化得快,而是国内一直在对这个发现进行临床药物的研究,刚好在研究成功并上市的关口,这个发现评上了诺奖,这也体现了当前国际上对肾性贫血患者的重视和关注。”范茂虓告诉记者,2018年年底罗沙司他上市后,苏州业内已经对相关医生进行了好几次该药物使用方面的培训,目前他们还在进一步探索后续补充用药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目前苏州多个医院都有罗沙司他,但一些医院还没正式开始公开面向患者开具处方。肾性贫血患者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有需要的话,可以询问医生了解情况、开具药物。不过目前购买罗沙司是全额自费的,价格相对较高(每周的药量价格为498元)。如果未来能被纳入医保体系的话,有望迎来较大实惠。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