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2日,从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法国总部以及上海第83届IEC大会现场传来消息,由国家电网公司主导,国网江苏电力和苏州供电承担的“动态防雷”科技成果获国际大电网标准工作立项。这标志着我国首次立项承担“动态防雷”的国际标准制定工作。
苏州电网,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电网之一,在防雷研究方面一直走在国际前列。2017年5月,世界首套地区级“智能电网动态防雷系统”在江苏苏州投入运行,性能指标全面领先,在世界上首次系统化地实现了电网的动态防雷。这次国际标准的立项工作,标志着在苏州试点应用的电网防雷“黑科技”将作为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
雷电是全球公认的危害电网安全的重大因素。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雷电灾害愈加难以防治,这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电网动态防雷技术”适应于未来气候变化,将雷电防护从传统“静态被动模式”转变为“智能动态模式”,是国际公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成果。传统的“静态防雷”,主要通过加装避雷针、避雷器和避雷线等,将已经发生的雷电被动“引入”大地,“绕开”电网设备。而智能的“动态防雷”,通过预测未发生的雷电,实时调整电网的运行结构,将电能的流向主动“绕开”雷击区。将雷电“绕开”设备,变成设备“绕开”雷电,这将极大提高了极端灾害天气下电网的实时安全防控水平。
同时,该技术还可实现多地域,多范围实时雷电探测预警,分布式多目标动态防护、智能分析辅助决策,集雷电探测、雷电预警、智能预测、集群控制系统于一体,可保护核心区域200平方公里,精确监测1000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域,亦可扩展实现一万平方公里以上广域范围的实时预警、调度控制、动态防护,为电网雷电防护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路径。
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是电力系统三大国际标准组织之一,其下属的国际大电网工作组、报告及技术规范,是电力行业国际标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19年7月中旬,由国家电网公司及CIGRE中国国家委员会,正式向国际大电网会议组织递交了“智能电网动态防雷”标准工作组立项申请。2018年8月,该申请通过了为期一个月的技术专委会内审;10月初,代表通过专委会现场答辩。由于前期工作充分、国际认可度高,该立项申请迅速获得了39个以上成员国家的全力支持。正常半年以上的申请流程,只用了3个月便迅速完成立项。最终于本月22日,“智能电网动态防雷”立项申请获得国际大电网(CIGRE)正式批复(编号:WGC4.59)。国际大电网组织也委派专委会主席于上海IEC大会交付了立项批文,20个国家的代表于第一时间发来了贺信。
苏州电网“避雷”链接:
2016年10月,苏州动态防雷科技成果通过葡萄牙第33届国际防雷大会国际顶级专家鉴定,结论一致认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7年5月,世界首套地区级“智能电网动态防雷系统”在江苏苏州投入运行,性能指标全面领先,在世界上首次系统化地实现了电网的动态防雷;
2017年10月,苏州动态防雷成果在IEEE第14届国际防雷专题大会,获得我国历史首个“国际防雷科学技术成就奖”;
2018年3月,国网江苏电力与12家世界权威机构组成“国际人工智能及动态防雷联合实验室”,引领新兴防雷领域的发展;
2018年9月,国网江苏电力在法国成功申办国际大电网(CIGRE)雷电会议,将世界最大的电力系统雷电会议首次引入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