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4日),苏州市食安委召开全体(扩大)会议,并对2019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一年来,相关成员单位统筹推进食品安全建设年各项任务,加强源头管控,强化过程监督,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目前,全市开展监督抽检57239批次,下线无证照外卖餐饮店603家,查办一般食品违法案件1424件。
下线无证照外卖餐饮店603家
今年全市新增食品经营单位38314户,累计达179375户,其中餐饮服务提供者86744户、食品销售者 92631户。在食品生产环节方面,苏州市严把许可准入关,今年以来受理食品生产许可申请428件,现有食品生产企业1465家,其中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88家。按照日常监管要求,有关部门对相关企业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督促企业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定期提交企业自查报告,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网络餐饮违法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和远程性,严重威胁民众的“舌尖”安全。苏州市加强网络餐饮清理整顿,约谈第三方平台12次,实地检查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16737家,下线无证照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603家。
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实施率98.8%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身心健康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苏州市强化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推进先进管理模式和明厨亮灶工程。全市95%以上的公办学校食堂均使用“苏州市食用农产品统一销售凭证”,促进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可追溯化,从源头上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中小学幼儿园已全面启动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让在孩子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目前,全市学校食堂量化优秀率(A级)73.1%,实施“五常”(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扫,常规范,常自律)等先进管理模式覆盖率73.6%,“明厨亮灶”实施率98.8%,推进进度在全省处于领先。
快检食用农产品306.93万批次
抽检监测可以把控食品质量安全隐患。今年全市计划安排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任务 71800批次,目前已完成食品抽检57239批次,抽检率5.34批次/千人。除了日常抽检,根据苏州食品产业特点、时令节气、消费特点、舆情热点等,苏州市还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抽检。与此同时,抽检信息的及时发布,可让消费者避开不合格食品“雷区”。苏州市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制度,每周发布监督抽检信息公告,今年以来共发布抽检信息公告36期,发布消费提示3期。
从食品安全整体环境来看,从田间到餐桌整个链条的风险和隐患仍客观存在,全市大量的食品,包括80%的食用农产品依靠外来供应,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依然存在。在持续推进2017年、2018年市实事项目——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基础上,苏州进一步扩大监管网络覆盖面,提升大数据监管效能。目前,全市已有1035家涉农生产经营单位接入食用农产品风险防控体系,累计进货数据762.68万批次,销货数据874.53万批次,快检数据306.93万批次,快检合格率99.94%。各地各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及时对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杜绝了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查办一般食品违法案件1424件
部分食品从业人员道德领域诚信缺失,以次充好、掺杂使假、违法添加时有发生。苏州市部署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大排查大检查大督查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全市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强化行刑衔接,提升涉嫌违法犯罪案件查办效率,坚持重拳出击、依法严惩重处。
今年以来,全市查办食品一般程序违法案件1424件,罚没款215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33件。公安机关侦破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76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26人。其中,昆山破获一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案件,查获大量来自疫区的走私禽肉制品,涉案金额4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