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关工作要求,加大对创新创业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讲好相城人才创新创业故事,相城区组织开展2019年全区“打造双创高地 共筑相城未来”主题风采展示活动,选取区内近年引进的创新创业人物典型进行巡展,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清华高材生” 、“土木工程博士”、 “世界500强企业高级工程师”、 “海归创业CEO”——在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毕业后的近二十年间,郭天鹏身上新增了许多标签。这些标签记录着他从青年到中年、从海外留学生到海归创业者各个阶段的人生历程。
2019年,是郭天鹏回国创立苏州市清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的第七年。这七年,公司的业务板块已从传统的水务咨询、工程和产品提供,逐渐向智慧水务等层面展开前瞻性研发。
郭天鹏说,作为技术驱动型的环保企业,无论公司业务版图如何延伸,碧水蓝天的情怀始终未曾改变过。 在他的办公桌上常年摆放着一叠公司的宣传手册,手册上的标语格外醒目——清泽两辉映,环境永宜人。
郭天鹏
苏州市清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环境技术集成应用中心 副主任
2015年获评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
2014年获评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2013年获评相城领军创业人才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土木工程学博士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硕士
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
曾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 CH2M Hill
放弃国外高薪,回国创业
“实现自己所谓的抱负”
熟悉郭天鹏的人,形容他从事环保行业是“子承父业”。郭天鹏自己也承认,能够在环保领域醉心20年,跟父亲的影响不无关系。 在清华读书时,郭天鹏本科所学其实是材料专业,研究生时才转变方向改学环境工程。
郭天鹏说,90年代末,环保还没有如今这么受重视,那时候很多人觉得环保是个冷门专业,但在环保局做管理工作的父亲却认为,环保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受父亲引导,他改了专业,专注做环保领域的研究,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2002年,从清华环境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的郭天鹏,拎着两只行李箱,远赴大洋彼岸继续攻读博士。三年后,便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土木工程学博士学位。
国外打拼的那些年,郭天鹏在环保领域小有建树。 曾先后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担任高级工程师,承担多个项目的研究和设计,在水资源的流域管理,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和水文、水力模型以及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和管理经验。
“除了在CH2M HILL任职外,我那时还担任当地华人环保协会财务长和理事,工作之余经常组织一些华人活动,其中不乏创业的研讨和机会。也是从那时候起,开始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正好彼时国内有环保的需求,又有很好的创业的环境,就决定乘着这场东风,回国创业,去实现自己所谓的抱负。”
郭天鹏坦言,在大平台工作有大平台的好处,但它的运营规律是固有的,很多设想不一定能很好的实现。自主创业虽然有很大的风险,但可以把握自己想做的方向,而且更具挑战性。
落户相城7年
“眼见这里高楼拔地而起”
2012年8月,郭天鹏创立的清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正式落户相城。公司致力于 提供雨洪管理及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技术、水体修复、污水处理的成套解决方案 。 对于刚来相城时的景象,郭天鹏历历在目——
落户7年的感受
“我们落户的这个地方,那时虽然是元和街道的创业孵化园区,楼下是相城金融一条街,但2012年初,周围的很多建筑都不存在,门口的2号线还没通,吃饭也不是特别方便。仅仅七年多的时间,大润发、繁花、天虹等各种配套设施都发展起来,人也慢慢多起来。我在这里,眼见着相城的高楼拔地而起,眼见着人气逐渐变旺。”
谈及这七年公司发展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情,郭天鹏低头思考片刻,笑着说:“这些年还真没什么大风大浪,因为我们所要面对的市场、项目、团队管理等问题,都是企业前进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 ”2012年到2019年,清泽环境营收从最初的一两百万发展到千万,人员从一开始的三五个人发展到如今几十人的团队:
“以前小项目做的比较多,现在可以拿到千万左右的项目来做。环保尽管受很多政策的驱动影响,其实内在的动力,还是看有没有核心的技术能解决实际问题。我能保证的是在这个行业里面的技术领先,至少领先别人半步。或者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东西,自己先做起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坚持的事情。”郭天鹏说。
目前,清泽环境除了做传统的水务咨询、工程和产品提供,也从事一些动力设备健康系统管理和智慧水务相关的前瞻性研发。
在郭天鹏看来,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也许看着简单,但做起来会发现很多不可预知的东西,所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是最重要的。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郭天鹏有明确的方向:“要从一个完全做工程咨询的服务商,向做数据服务商来转变,这也是我们未来两到三年的重点领域。”
环保从业者的初心
“让环境更美更宜居”
今年7月,苏州市召开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部署全市海绵城市建设下一步工作任务。 根据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0年,苏州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郭天鹏的团队,近年来已为全国不少城市编制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的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南,有的还具体实施了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工程及雨水回用工程。他也希望未来能够有机会,为苏州海绵城市发展提供服务,贡献力量。
“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情,包括海绵城市、黑臭河道治理等等,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前这种蓝天的时候不多,至少我刚回国的那几年,天空总是雾蒙蒙的。但是现在通过整治,蓝天在增多,很多小臭河沟也都不臭了,这就是环境的进步。”郭天鹏感慨道。
靠一个人或者公司来推动整个行业,郭天鹏认为很不现实。他说他能做的,就是在这个行业里面,做好该做的事情,能够改善一些地方,弥补这个行业的不足,就已经非常满足。
“要从一个舒适区跳出来做一个未知的事情,没有勇气的人很难迈出这一步,至少得看准了方向,觉得这么做是有意义的。”对于郭天鹏来说,通过自己微乎其微的努力,能够对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一些改变,使得环境更美更宜居,这或许就是像他一样的环保行业从业者的初心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