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日),第二届中国·天泉湖天文论坛在淮安市盱眙县举行,来自国内外的近70余位专家学者和200多名天文爱好者参加。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又恰逢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以下简称IAU)成立100周年,本次论坛围绕“同一片星空”这一主题,邀请了海内外六位知名天文学家共聚一堂,交流天文学前沿进展,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世界格局下开展国际合作的更多可能性。
在主论坛环节,四位来自海内外的知名院士进行了主题演讲及圆桌讨论。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以光学望远镜为开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天文学家发展自己光学望远镜和天文仪器的故事。崔院士提到,目前我国的“郭守敬”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缩写LAMOST)使我国天文学在大规模光学光谱观测、大视场天文学研究上居于国际领先的地位。去年,我国科学家依托“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奇特的天体,它的锂元素含量约为同类天体的3000倍,是人类已知锂元素含量最高的恒星。
IAU前任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罗伯特·威廉姆斯以国际合作为题,探讨了国际科学合作如何推动人类社会迈向进步。他还提到,人类移民太空并不是梦想,通过观测,人类已经在多颗行星上发现了水以不同形式存在,这意味着饮用水不用愁,还可以通过将分解水元素产生氧气,人类生存有了保障,而剩下的一切就等待科技进步去解决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景益鹏以“宇宙起源”为主题,让听众了解了目前主要的巡天计划和全球最先进的各类大型巡天观测设备。
IAU主席、荷兰科学院院士埃温·范迪斯胡克围绕IAU百年诞辰,讲述了国际天文组织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及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并建议全球天文学界携起手来共享成果。精彩的思想碰撞和智慧交锋,为观众献上一堂精彩纷呈的天文公开课。
淮安市盱眙县不仅有世界上最早发现彗星的星象记录,还拥有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这里暗夜条件良好,被誉为亚洲最美的星空之一。
(来源:江苏广电淮安中心站/朱延庆 陆伟晶 淮安台/鲁银锁 孟凡 通讯员/汤山 颜世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