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走出去的队伍,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合作。为了给"一带一路"沿线走出去企业提供气象服务保障,今天(10月15日),第五届中亚气象科技国际研讨会开幕式暨上合组织气象灾害防御综合技术系列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蒙古、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7个国家的90多名气象专家,围绕气象灾害监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等进行探讨交流,共商提升"一带一路"建设气象保障能力。连云港是"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为当地研发的"一带一路"气象服务保障系统,构建了以连云港为中心西至德国、东到日韩、南至南亚等国精准化、智慧化的气象服务系统,成为首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内外城市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目前进入最后测试阶段,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它的创新点在于把气象的概念转化为了服务。比如,‘未来3个小时不适宜作业’这种比较直观的提醒,不需要用户有特别多的气象知识就可以直观理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市场部副部长林子晶介绍。
中亚气象科技国际研讨会已成功举办四届,四年来,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气象科技专家就中亚区域天气气候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在首届中亚气象科技国际研讨会上各方参会代表共同签署了《中亚气象防灾减灾及应对气候变化乌鲁木齐倡议》,在推进区域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研究和合作机制建设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
会后,还举办为期14天的上合组织气象灾害防御综合技术系列培训班。
“学习我们气象防灾减灾技术,尤其是学习中国的气象风云2号卫星上天以后,为‘一带一路’国家做服务的时候,相关技术服务培训和支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马廷淮说。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建华 王健安 编辑/玉洁)